在新纪元的亮光下默想「绵羊与山羊」的比喻
第 1844 期(1999 年 12 月 26 日) ◎ 溪水旁 ◎ 道励
小传道陪着蜗牛在花园中漫步,遇见主耶稣和十二位门徒在一起讨论甚么事情似的。机会难得,小传道赶快走过去凑凑热闹,希望藉此得到主耶稣和众位伟大使徒的教益。原来,主耶稣正为史蒂格尼兹(Joseph Stiglitz)最近辞职的事询问十二位使徒的看法。史蒂格尼兹原为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一九九七年开始出任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他上任后,努力改变世银的意识,关心世界上贫穷国家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世银开始成为全球经济体制关心贫穷问题的最上层机构。
「他不断为世界的贫穷问题撰写专文,又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他几乎成为了国际经济论坛上的最大异端。」彼得率先回应。
「然而,他无法见容于国际经济体制的上层,因为这些体制都由富裕国家所垄断。史蒂格尼兹说:『我不想被迫闭口,也不想自己闭口』,所以他只好辞职,转往史丹福大学任教。」约翰补充说。
「但事实上,今日富裕国家不断以他国的贫穷为基础,来搭建其繁荣的高楼,纵使其高千仞,亦难以持久。」安得烈也抒述他的看法。
「是的,今日全球仍有三十亿人,每日的入息不足二美元,有十三亿人没有自来水,平均每天有四万儿童因营养不良或并发症而死亡。」多马看到一幅悲哀的图画。
小传道渐渐明白个中困境:世界正步向新的纪元,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千年虫问题或计算机带来的信息革命。但很少人注意到,西雅图会议失败,代表着强国垄断贸易的规则已受到抵抗。而史蒂格尼兹辞职,又显示出为穷国发言的人,难以包容于国际体制的上层!
「无论如何,富裕国家对贫穷国家的处境已日渐麻木。一九九八年富裕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跌至本世纪以来的最低点,仅三百三十亿美元。而现今的援助额还不及其生产总额的百分之零点二五!」主耶稣打从心底发出叹息,作这总结。
小传道翻开手上的圣经,向蜗牛读出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三十一至四十六节。「蜗牛大哥,在新禧年的首个主日,我真的感受到,要再次和教会一起思想这段经文。我深信,『有没有作在我弟兄中最小的一个身上』才是主耶稣在新纪元中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