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人生「千里共婵娟」

1832 期(1999 年 10 月 3 日) ◎ 文林 ◎ 李隽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我知道,那些在镜头前的人,许多已是一整天没有停下来,只见他们来回奔走,在颓垣败瓦中以身犯险,冒着余震的危险去救人。人的美丽,有时是在巨变之下才能活现,令主耶稣说的「为朋友舍命」那份爱,突然变得很是实在。

  日子过去,快得令人讶异。

  九月十六日约克访港,在记忆中一下子已经变得很朦胧。九月二十日,电视却在放映华航翻机余生者的访问,同样是大风大雨,偶一失神,还差点弄不清仰卧的飞机,是早在个多月前(八月廿二日)翻过来的。

  而在约克到达大屿山的那天,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教堂内发生枪击事故,八人命丧枪下,其中三人是西南神学院的学生及校友......

  九月廿一日在我们为台湾地震的灾民祷告过后,一位弟兄告诉我网上可以浏览美国枪击案的消息。晚上十一时,我在计算机网页上游荡,发觉报道甚是详细,遇害者的相片都笑容满面:有一位姊妹负责圣乐工作、另一位则和蔼可亲。报道在最后写着:「一位父亲的悼文:愿女儿如艳阳的笑容仍然照亮世界。」

  忽然,在鼠标点到凶手的名字时,屏幕出现了一张阴沈的面孔-一张只看一眼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栗的面孔;同时,客厅中的电视播放着台湾地震的特备节目-半空悬着一个毛巾缠身的女子。

  那位女子的身影,恰恰有几分像华航翻机时被抛出机外的空姐,那天她在电视上作见证,说她在不断前进之中甚么也分不清楚,只知道停在草坪上的时候,她晓得,上帝在。

  电视上播放的,仍然是如火柴盒般瘫在那里的楼房,黑漆漆、雨蒙蒙,人们仍然没有休息,偶然,会看得见那些政界中人沉重地鼓励众人,远在另一岸的,也都唤着骨肉相连的话。在震动大地的力量之下,各拥权力的都不敢造次了。

  我知道,那些在镜头前的人,许多已是一整天没有停下来,只见他们来回奔走,在颓垣败瓦中以身犯险,冒着余震的危险去救人。人的美丽,有时是在巨变之下才能活现,令主耶稣说的「为朋友舍命」那份爱,突然变得很是实在。

  上月,十号风球高悬过后,有几个人特地到教会走了一遭,收拾风雨过后的残局,我静静地呆在办公室里,处理那些积压着的工作,对于我这个在教会上班的人,那是一个很特别的感觉,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出现在适当的地方,他们不为别人的赞赏,更遑论甚么报酬。只为他们都认定,这是他们的家,没有计较、没有怨言、没有勉强。

  我想,在教会小小的房间里,有时会忘记上帝的「大」、上帝的「可畏」,直至-看见三四层的楼房全被压在地底之下,我再一次醒觉,祂是怎样可敬可畏的,也直至风雨来临,我才再一次确认,祂的爱仍在,就像千百年前的婵娟,已映照在香港、台湾、美国......直至今日。

  写着写着,我想起九月二十日的晚上,我看着妈妈默默地编织,喃喃地说着若有婴儿,最好编一顶小帽子,那一刻,很想为妈妈生一个孙子,让她开心一下,心忖,不知道那个时候她还会否坐在这儿编帽子,想着想着,竟悲从中来,搂着妈妈的颈项要她信耶稣,告诉她我真的怕在天堂见不到她。

  妈妈闲闲地说着她会信、会信,依然在美丽的毛线上绕圈子,我挨着她看那本名叫《纸牌的秘密》的小说(The Secrets of the Solitaire),主角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亿分之一的奇缘。直到妈妈睡了,我捧著书,看着窗外的灯火,心绪仍然不宁,不知为何......

  想着想着,那大概是不远的宝岛震动的时候。

  「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三10-13)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亲密家庭】

【溪水旁】

【教会图说】

【牧养心声】

【如情未了】

【交流点】

【古道今诠】

【余晖集】

【信息年代】

【商数启示】

【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