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不如行动
长者节的反思

2153 期(2005 年 11 月 27 日) ◎ 教会之声 ◎ 李仰安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世界各族、各国都有不同的节期、节日,都是其来有自。有些是沿俗例成,有些是各色各样的庆典,有些是宗教的礼仪,有些是丰功伟绩的前贤纪念,选定日期,更有排日举行,成为一年一度的盛会。

  中国的节日不少,除了按时的时令之外,又因改朝换代增多减少。特别在香港,节期、纪念日特别多。密麻麻的排个满,连到各行、各业,也有他们自己的节日,蔚为大观,例行惯见的是及期吃喝玩乐,皆大欢喜。

  在香港的节日,多是随俗依循国内或普行于世界的多,只有七月一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之外,最算是本土本色的,那就是「长者日」后改称是「长者节」了。

  这个节日还早于七一特区政府的成立之前,一九九四年由社会服务联会所倡。定名为「金百合长者日」,选定每年十一月的第三个主日举行,首届的宣告:

  智慧经验全奉献

  金辉百合颂晚年

  金百合象征灿烂、丰盛、知足、感恩,到如今应是十二度了,似乎这个节日起不了大回响,也引不起大家的兴趣,不要说是共鸣了。冷清清的没甚么节期气氛,比起母亲节、父亲节更差劲。

  其实长者、母亲、父亲这三个节日大有关连,也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伦常问题,算是大家较为热中的母亲、父亲节,也渐渐褪色或可以说是变型了。请稍为留意一下,如今时下的青年才俊,其中不少在母亲节或父亲节的日子,主角是新为人母的少妇,或新为人父的少男,抱还在袍襁的小娃儿,互相祝贺。老去的祖父母,父母渐渐地要靠边站,如果老人家记忆还在,这个关乎自己的节日,不提也罢。

  如今有个长者节,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长者是有年岁的界限,虽然个别长者未必是曾为人父母,但这可以说是少数,多半是有儿有女的。试看看历来推选出来的知名老人,不论男女,都是儿女成才的,可说是沾儿女的光,其实儿女成才,还不是老汉、老媪的辛劳。

  要注意的现今的世代,渐渐成了老人的世代,据统计二十年后,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以往的年日在嚷着问题少年、问题青年,今后将要解决的是「老人问题」了。

  「长者节」在提醒我们,除了衷心致祝长者们身心健康,生活愉快、善颂善祷、悦耳窝心的话之外,能拿些甚么实际的行动来,让长者不仅在节日中被记念,也实践我们的关怀来。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羊圈守望】

【画中有话】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文林】

【专题】

【神学探索】

【真情真性】

【牧养全攻略】

【交流点】

【未圆语丝】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