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地球以外一个支点
第 2153 期(2005 年 11 月 27 日) ◎ 未圆语丝 ◎ 伍渭文

亚基米德尝言:给我地球以外一个立足点,一支无限长的杠杆,我可以把整个地球举起来。亚基米德点(Archimedian point)提醒我们,一桩事件、一种制度、一个人祇能在本身以外,才能找到超越的意义。成功的人生,要弃世身后,工作得着坚立(诗九十17),遗爱人间。歌曲有终止,旋律回荡不休。政府成立在其外推之义,在其所服事的人民。执政为民,权为民用。本于民,归于民,成于民。
是故,公祷书婚礼宣谕中,首列「婚姻为遵行上帝旨意繁殖人类而设,教养子女敬爱上帝,颂扬主之圣名。」婚姻外推之义,是生命的诞生,人类的繁衍,文化的延续,天国的推展。上帝藉夫妇的结合,成就奇妙的计划。父精母血,生命慢慢孕育成形。人类参与上帝隐密创造生命的工作,有份创生(procreation)。在人格的奠基时期,父母的影响力是决定性的。霍纳斯.布什内尔(Horace Bushnell)在一八四七年《基督教的培育》(Christian Nurture)经典之作中直言:「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除知道自己是基督徒外,不知其他。」就如犹太人的家庭,子女生在圣约之内,除非他们自绝于选民群体之外,或从民中剪除。
在今天,考虑结婚的人,重点是男女相方的眷恋。为了本身的生活质素和空间,不少夫妇考虑不要孩子,或推迟生养孩子。婚姻的意义,停留在夫妇二人,没有外推。对德国牧师的卡尔.威特(Carl Weter)来说,对父母天职的轻忽是不可思议的。他认为倘若家庭教育失败后,由最优秀教育家后继,也是回天乏术。他认为娶妻但求对方身体健康,内秀善良,美貌其次。在太太怀孕期间,他花时间与太太信步山间,勤作适量合宜的运动;为太太开暖水洗脚、擦背,以最好的准备,迎接上帝赐予的生命。
因着父亲悉心教导,小卡尔.威特原是一位被认为是有些痴呆的婴儿,竟然八、九岁通晓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年仅十四岁考获哲学博士,十六岁获法学博士,成为著名德国大学教授,终年八十三岁。卡尔.威特认为结婚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替上帝培养敬爱上主的人。他把孩子从出生到十四岁的教养过程写成《威尔布特的教育》。一位母亲在哈佛图书馆发现孤本,按其方法训练其女儿成为哈佛高材生。这经过也写成《哈佛女孩刘亦婷》,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当男女二人进入婚姻的世界时,他们应明白,举起这婚姻世界的,就是在二人世界之外找到的支点|上帝创生与为上帝培育生命的神圣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