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青少年事工探索

2153 期(2005 年 11 月 27 日) ◎ 牧养全攻略 ◎ 李健华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南亚青年与香港的青少年人一样,都是非常活跃、精力充沛,所以与他们接触,就不能单单以一些传统的手法,我们一定要透过一些共通的媒体,与他们建立一种共同的语言 - 如音乐、舞蹈或是运动等等,都是很好的媒体,与他们一起去经历一种互动共通感觉,实在是乐在其中。

一、在学校中的接触

  目前,香港约有五至六间专门为南亚学生而设的英语学校,透过与学校的紧密合作,我们就较易接触南亚裔的青少年了。数年前开始,新福与位于大角咀的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学彼此合作,借着教导学生学习结他来与他们建立关系,并且每季举行文化之夜,与他们一起唱歌打Band,真是很奇妙,这个学期结他班来了廿多位不同国籍的学生,包括泰国、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及法国等等,好像联合国一样。我发现南亚青年很有音乐感,对音乐节奏很容易掌握,好像天生的一分恩赐,几堂后,他们就可以自如地拿着结他自弹自唱、投入非常。

  另外,每季尝试在一间的士高内与一班南亚青少年打Band,让他们可以表达南亚的传统文化,当然他们非常享受这种劲度十足的音乐环境,在多变幻化的灯光及音响下,这班青年大展歌喉,在喝采及欢呼中度过一个文化交流之夜。当中,安排一些生命的见证分享,虽然不知他们领会有多少,但接触他们多了,也了解他们多一点,其实南亚青年对前路颇感惶惑,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现行的教育政策下的牺牲品,学校以英语作主要的语言而没有中文课程,他们惟有选读法文等外语,对适应香港的生活帮助不大,同时,中学会考成绩亦大受语文的限制而极少数考上大学,他们的出路如何?工作|对他们来说是迷惘,在我观察中一班无心向学的青年,很容易联群结队去玩乐,部分因而开始吸食大麻和软性 毒品,非常可惜。

  说真的,我们必须要尽一切的能力去帮助在校的一群南亚青年,我觉得有几点是我们可以做的:

  1. 让南亚学生融入主流的教育制度-如中文会考课程可以像英语课程一样,分作甲乙两卷,让南亚学生有机会与本地的学生一样,有平等的机会考上大学;
  2. 政府公务员制度中可回复97前的要求,不硬性需要中英读写流利。
  3. 给予南亚家长足够的配套,使家长们乐于送子女进主流的学校学习,社会人士也应避免歧视的言语及行为,帮助活出和谐社会的气氛。
  4. 教会及小区可多为少数族裔举办康体活动,增加青年人对小区的归属感。近年来,少年警讯特为南亚青少年举办的少年足球训练班,吸引了一大群南亚青少年参加,其实,南亚青年也需要我们倍伴他们一同成长。

【要闻】

【教会、机构短讯】

【教会之声】

【时事透析】

【息息相关】

【黄金岁月】

【羊圈守望】

【画中有话】

【人间如话】

【诚心所愿】

【教会今昔】

【文林】

【专题】

【神学探索】

【真情真性】

【牧养全攻略】

【交流点】

【未圆语丝】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