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初心


2608 期(2014 年 8 月 17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位母校曾是省港「名校」的長輩致電給我,說幾天前返母校出席校友大會,與會者多是戰後第一、二代的畢業生,他們多緬懷往昔母校春風化雨的情懷,忘不了下課後獃在校園的樹蔭下,傾聽老師一席話的情景。這位前輩告訴我,他初升上中學時思想偏激,覺得學校的基督教背景很有問題,意想不到後來自己竟成了基督徒,相信除了是聖靈感化,師長們的循循善誘也是重要因素。

  香港許多優秀的學校,以至醫院和社會服務事業,多由教會所創辦。西教士在十九世紀來華傳道,除了口傳福音,也有辦學和贈醫施藥。後經歷義和團以至內地政權的迫害,他們越過羅湖南來香港,這是為甚麼香港的基督教事宜特別蓬勃的原因。

  西教士辦的學校和醫院,多保留那份單純和簡樸。學校校舍多用紅磗,校園有一塊小小的青草地,若是許可還有一個小噴泉,校務處的牆壁上多掛着一幅耶穌像或一個十字架,讓莘莘學子浸淫於這份發思古之幽情。西教士辦的醫院,不論是中半山的那打素何妙齡醫院、調景嶺的靈實醫院、深水埗的寶血醫院,以至較後期九龍城的播道醫院,都是矢志服事中下階層,醫護人員秉持着同一的宗旨,甘願拿比市值低的薪金,矜憫濟世為懷。

  隨着老一批的西教士退休的退休,辭世的辭世,接捧的華人擇善而固執的當然不少,但面對的挑戰卻很大。踏入廿一世紀,整個社會追逐量化的成就和顯赫的名聲,原本那份單純的初心往往被譏諷為不思進取。那位前輩告訴我,母校明顯已變質,新一代學校領導人重視的是「打造名校」,這是他們那一代的師長所匪夷所思的。

  教會也好,教會學校也好,教會辦的醫院也好,一旦失去了那份「初心」,多淪為《啟示錄》所訓斥的老底嘉教會,不冷也不熱。看今天香港若干所謂教會名校、教會醫院,門前車水馬龍,盡是平治富豪寶馬,收費又高昂,心中不禁一陣寒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