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恩典之路
第 2665 期(2015 年 9 月 20 日) ◎ 云彩见证 ◎ 古振晖
这见证应从一九九六年写起。自中学时代,已在教会开始事奉,直到出来社会工作,心里就有全职事奉的想法。因当时教会没有传道人,事奉的职务全是在职的弟兄姊妹承担;所以,自己就开始读圣经课程,去满足事奉的需要。约一九九六年中,有一次放工回家的途中很疲累,有声音问我为甚麽这样,当时在供楼,经济上都很紧绌,心里就响起这段经文∶「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九58)耶稣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你却为自己的居所不停地工作,为甚麽?耶稣我可作甚麽?我可作传道人吗?其实,母会是弟兄会背景,一直都没有传道人,但自从在外读圣经课程後认识到不同教会的弟兄姊妹,他们教会都有传道人,在他们的分享中发现,传道人对教会发展及对弟兄姊妹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这使我有一种想法,教会有传道人那有多好啊!但这就是神的呼召吗?思想了大半年,心想现在事奉都已很投入,跟传道人都差不多!若现在就去读神学做传道人,应是可以的,适逢当时有一位弟兄,他了解我的情况,便鼓励我报读浸会神学院的神学预科课程,在这个课程里让我开阔了眼界,知道更多有关读神学的事情,也纠正了一些读神学和事奉的观念,并更清楚当时不是我读神学的时候。
在祈祷中寻求出路
在一九九八年,因教会的纷争而带着伤心失望的心情而离开了母会,去了中华圣洁会聚会,并继续事奉。到了二零零零年的时候,返教会开始减少,因太太不适应新教会,而自己也转了工作,礼拜日也要上班,心态也转向工作,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到二零零一年,岳丈去世,在丧礼里,母会有一对年长的夫妇来慰问我们,也问起我们返教会的情况,并鼓励我们返回母会,我和太太商量後决定回母会的崇拜,太太开始有稳定的教会生活,而我却只间断地返崇拜。
在二零零五年,太太不想我做当时的这份工作,因不能稳定地返教会也没有时间陪她,我当时十分坚决地拒绝她。但到二零零六年中,我不知怎地也不想做这份工,於是对太太说,怎知她回答,我为你不做这份工作祈祷有一年了,真感谢神!这使我很羞愧也很感动。但不做这份工可做甚麽呢?不断找工作丶看报纸,突然我的旧病腰痛复发,医生说不可以做需要长期坐的工作,须要站立的工作比较好。我为此不断祈祷丶祈祷,在祈祷中我寻求出路,感谢神,祂让我知道现在要做的,不是找工作,而是做好以前在这份工作中做不好的地方,深信之後神必会为我开路。
看见神带领及保守
二零零七年中,神的路开了,有一位足病诊疗师找我和他合作,做矫形鞋垫,我提出的要求他全部都答应,在转工的过程里,更看见神的带领和保守,祂使我更倚靠祂,更认识祂,在这份工作里,我有更多的学习和发挥,同时可以投入教会生活,并在二零零八年度开始担任崇拜主席丶二零零九年在团契带小组查经。
二零零八年间有两件事发生,其一,我觉得工作很有意义,因为可以帮助到很多人,也有可观的收入,但为何却有一种无奈及不能满足的感受,神藉着一位病人的感谢咭提醒我:「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惟有神可使人得安息。其二,当我愈投入事奉,对弟兄姊妹的关心愈多,对圣经的追求也愈渴求时,我愈觉得时间不够用,怎麽办呢?我可以怎样?这事一直都在我心中,让我不停地思想⋯⋯二零零九年初的一个早上,我正在对着机器打磨,忽然这经文在我脑里出现:「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九58)我问∶神啊!祢呼召我吗?我是甚麽人?我哪里配呢?我心里即时响起这些歌词:「祢不要我成为最好才呼召我,祢不要我完美无瑕才接纳我」我立时哭不成声,我知祂在呼召我,一路都为自己和太太祷告,但仍是未有信心踏上此途。
二零一零年九月因腰椎痛去看医生,检查时发现椎间盘问题严重,有可能要做手术,在检查同时医生告诉我,他不担心椎间盘问题,反而担心我的脚出问题,再经检查发现是神经线退化,医生建议我去政府医院排期。在等候期间,心里很不舒服,很不明白。我问神∶为甚麽我会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心情开始平复,也向神祷告说∶要在工作中做好见证去荣耀祂。十二月尾,我发现公司减了的佣金,但没有事先通知,我向公司提问,却没有合理回覆,只说∶「公司已决定这个方案。」我在公司做了三年半都不这样计算的,心里十分忿怒,我问神为甚麽?我尽力工作,却又得到这样的回报?我重新去思想生命方向,再想起这一段经文:「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十一28)这经文再次提醒我,要得安息只可在主里。这些像是不幸的事情,却意想不到地成为我回应主呼召的契机。
在灵修读经里,神用申命记二章七节告诉我:「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已赐福与你。你走这大旷野,他都知道了。这四十年,耶和华──你的神常与你同在,故此你一无所缺。」使我回想我在人生这麽多年,现在我所有的,都超越了我能力可以有的,再回想起神的呼召,一生事奉祂,我还怕甚麽?我要入迦南,虽知入迦南的路不容易,但我现在看见的是一条恩典之路。
太太在二零零九年对於我想读神学是不太赞成的,当我再和她分享时,她却没有说甚麽。我知道,若她不太愿意我读,我就应该等候。二零一一年的年初二早上,我和太太去吃早餐,一路上我跟她分享我与夜校老师提及关於我想读神学的事,到餐厅坐下,她突然两眼充满泪水地哭了出来,我心想我说错甚麽?她对我说及在年三十那早上,我们一起上班,离开大厦几步,我突然不知怎地整个人跌倒在地,她心里很痛,她又向我说∶「你若真是想去读神学那就去读吧!」回想在一整年的晚间神学课程中,在工作了一天後,已令腰很紧,不过上堂时,却一坐就是一两小时,腰不但不痛和不紧,还舒服多了,整年都是这样,我想神真是好,祂保守我也更让我有信心踏上受造之路。
在人生旅程中,我感谢神,也见证神。一首诗歌的歌词道出了我的心声∶「你不要我成为最好才呼召我,你不要我完美无瑕才接纳我」我正一步一步地,走向祂为我开的道路。
古振晖(牧职神学院圣工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