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纪性文化反思系列(十六)
从科学看男女差异

2682 期(2016 年 1 月 17 日) ◎ 「性」在反思 ◎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教育部性文化关注组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二零零五年,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中,指出较多男性在高阶科学及工程岗位,可能是因为男女内在固有(intrinsic)的能力倾向差异,言论一出,立即被大量女性主义者批评性别歧视,最後不敌压力辞退大学校长一职。在台湾,国中小学生的性别平等教育引入「多元性别光谱」理论,认为性别不是男女二分,而是像「光谱」一样,可以产生无数个性别。一些文化研究学者也认为:男女两性只是社会文化传统及政治权力分布下的产物。然而,这些理论是主观的意识形态,抑或建基於客观的科学事实?

  有心理学家曾与英国广播有限公司(BBC)合作,为五十三个国家超过二十万人在网上进行「空间测验」,测试参加者的空间感,结果显示男人的平均成绩明显比女人高。此外,日内瓦大学有科学家透过「情绪感应测试」测试约三百个男女,发现女人在这测验中比男人有优势,成绩较男人高,而全球各地进行类似测试的结果都是差不多。以上两个测试结果都与社会一直对男女特质的看法相似:「普遍来说,男性空间感较强,女性较易明白别人的情绪。」

  其实,不少对男女的传统看法,开始被科学家用高科技医学仪器证实。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柏尔曼医学院二零一三年发表研究,结果发现在超过九百个男女中,男性大脑前後半球的神经连结较女性佳,显示男性脑部有助於认知与肢体协调行动的连结;女性大脑的左右半球连结则较男性佳,显示女性脑部有助於分析与直觉能力的连结。柏尔曼医学院放射科教授韦玛(Ragini Verma)说:「人类大脑构造有明显的差异与互补性,有助我们在男女擅长的不同工作上,找出可能的神经运作基础。」这项研究说,男性一般可能在学习与执行单一工作上较强,像是寻路的导航活动;女性则具有较佳的记忆力与社会认知技巧,因此较能一心多用,也擅於为羣体找出解决方案。论文作者之一的古尔(Ruben Gur)说:「男女大脑的互补性真的叫人惊讶!」

  我们应该摒弃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及性别定型的思想,但当代激进的女权主义及性别政治取消男女两性差异的看法,既不符科学事实也走向极端,社会公众对此必须审慎检视。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性」在反思】

【传道故事】

【信仰重寻】

【各司其职】

【图像春秋】

【城市心灵】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牧心世情】

【道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