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祝禱


2694 期(2016 年 4 月 10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上古時代的祝文,是向神求告的禱文。若要了解古人如何祈禱,劉勰的《文心雕龍·祝盟》,值得一讀。他從上古講起,舉了神農氏、虞舜和商湯的三篇祝文為例。

   這三段簡短的禱文,都是直抒胸臆,頗具古民謠短歌的質樸之風。如虞舜的禱文:「荷此長耜,耕彼南畝,四海俱有」(扛着長長的鋤頭,在南畝上耕地,願天下人都有收成),是一幅散發出泥土芳香的春耕圖。春耕之始,正是向神祈求一年豐收之時。「荷」與「耕」,是勤勞的本分,惟有及時播種,才能不負春光,享受等待收穫的喜樂。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沒有神的祝福與護佑,勤勞播種的人也是枉然勞力。「四海俱有」,就是向神祈求願望成真。一個「有」字,樸素實在,不奢求、不妄求。

  「最早簡單的禱告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懇求所認識的神明提供物質、健康和其他有形的好處。」(約翰·麥奎利《基督教神秘主義導論》),從這點來說,「四海皆有」這個春天的祈願,已經展現出上古之人海納百川的胸襟。

  商湯的禱文,特色在於「罪己」與「責躬」。他坐着簡樸的車子去求雨,把罪過都攬在自己身上,「以萬方罪己」(把方方面面的罪過都歸到自己身上),「以六事責躬」(從六件大事上責備自己),這是比「四海皆有」更進一步的地方,所以劉勰稱之為「聖敬日躋」(神聖感與敬畏心一天天增長)。

  「天人本無間,只因罪迷津;聖者參天地,再現海天清」(約翰·凱博),古人的祈禱,雖面向「未識之神」,然而那份「四海皆有」和「罪己責躬」的精神,令人省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