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长期规画的安老服务计画方案
第 2762 期(2017 年 7 月 30 日) ◎ 文林 ◎ 关锐煊
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普天同庆的气氛下,香港的年长人士却忧心忡忡!每年一度的流感高峰期突然提早爆发,公立医院急症室首先沦陷,病房使用率高踞110%以上,医护人员疲於奔命,护老者忧心如焚,长者无奈苦候诊治。新届食衞局长的暂时性应急措施(借用私院床位,邀请衞生署医护加班等)令人惊诧,何解医管局及政府相关部门在往昔从未有任何风险评估或危机应变之长远政策规画?现在事件发生了,可否拿出短丶中丶长期长者医疗政策路线图以安民心呢?人口老化现象在回归前已有广泛认知及讨论,现在政府新班子当不会让广大香港耆老们继续乾焦急吧!单单增派「特敏福」又怎能让耆老不到医院求医呢?在生时轮候病床,死後轮候骨灰位,情何以堪呀!在老安服务计画方面,喜闻新劳福局长对自身有分参与研究的报告书极度支持,并且扬言未来长期规画是「居家养老」,目标正确值得赞许。但回顾目前特区现况,社区上涌现700间以上私营(牟利)安老院,加上政府资助及买位院舍,而整体资源投放上,院舍照顾与居家照顾约是四比一。其实中国人传统上是不大乐意入住安老院舍的,都盼望与家人共处。基於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的特性,地少人多丶租金高昂丶双职家庭丶平均寿命高等,长者们被迫入住院舍以减低护老者的压力及负担。请问政府如何有效地逆转这个照顾模式呢?不要坚离地空喊口号呀!而近日香港长期照顾服务规画标准关注组亦质疑局长在顾问团队报告内的推算假设及立论标准。在长期照顾服务总需求推算结果上(每千人为单位)於二零三六年为92:152;至二零五六年为121:228;至二零六四年为108:226。若今天特区政府在长远安老政策规画上有所差池,对未来特区长者福祉影响深远,宜慎之又慎啊!
人口老化迫近眼前而并非泡沫,在有关局长们仍在作长期规画的同时,也许立即落实长者全民退保方案才是上上之策呢!一来安抚长者民心;二来减少党派间争议;三来作为新班子释出的善意。官无所求胆自大,只要大家都本着爱主的心,为广大耆老们出谋献策,又何愁夜不安枕,市民责难呢?谨此与大家共勉互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