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搭事奉 - 相得益彰

2853 期(2019 年 4 月 28 日) ◎ E疗行传 ◎ 石志坚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我病了,你们看顾我!」(太二十五36)

  本港的医疗体系日趋完善,难得的是「院牧」也进驻了香港的每一间医院,参与服务。

  「院牧」对基督徒来说并不陌生,对他们的工作也容易理解,院牧不但关顾院友的身心和灵性,甚至也要协助院友的家属,辅导他们的心灵。从事院牧的事奉,除了有神学学位外,大部分的院牧本身都是资深的传道人或牧师,他们还要经过严谨的「临床牧关训练」。「临床牧关课程」的训练要求严格,是当院牧的必须条件。

  病人住进医院,必定是身体出了毛病,有待医生的诊治。当人身体出现病徵,在诊断的过程中,难免忐忑不安,特别是那些身怀重病和长期病患者,焦虑丶忧心和无助的情绪尤甚。医生们的专业是可以在医疗技术上医治疾病;护理人员可以照顾病人;而院牧却以临床的关怀和心灵辅导,帮助病人纾缓担忧和恐惧的情绪。特别是病人要面对生命意义和终极生死的问题上,连医护人员都束手无策时,院牧的关怀和辅谈尤为重要,虽然院牧工作时不会「硬销」(hard sell)福音,但因着院牧适时的安慰和开解,让无助和绝望的人得着盼望。其实医院就是最佳的福音禾场,因为一般人在身体健康时只顾拼搏和享乐,根本无暇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永生等重大问题,只有亲身感受到人的脆弱无能的时候,人才会谦卑的寻求上帝的帮助,那时候,院牧的爱心关顾和祈祷便成为美好的祝福。

  有些教会不太注重医院及长者的福音事工,因为要花很多时间去探访关顾,而福音成效来得慢,认为花上很多的人力精力并不化算,所以淡看医院的事工。如果教会人手不足,这实在无奈,不过,教会若能发动弟兄姊妹去承接医院中的关顾工作,这对信徒的生命大有裨益。当他们积极参与关顾服事後,他们的爱心和信心得着激励,并且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成为祝福的器皿,信仰生活也得到实践,生命也活得充实和有价值。

  按笔者的经验,院牧的工作对教会增长大有裨益。笔者夫妇二十年前修读了临床牧关训练课程,当时按课程的要求,在大埔那打素医院实习探访,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带领了二丶三十位院友信主。之後几年,院牧部经常转介院友让我们服侍的教会跟进,经过教会的努力探访关怀,就有数十位院友及其家人信主受洗。甚至一些临终前才决志信主的院友,其家属因为感受到教会不离不弃的爱心见证,後来也成为教会的热心会友。我们服侍的教会一直鼓励和动员弟兄姊妹学习探访,当弟兄姊妹明白主动去探访有需要的人,比呆在家中丶或住医院丶或住老人院等待别人来探访更有福气时,这些弟兄姊妹的积极性就被提高了,也会成为传道人的好帮手。

  病人和他的家属本身就是一个广大禾场,只要院牧和教会配搭得宜,自然相得益彰,彼此的爱心服事,病人家属也会感受在心。院牧工作所播下的道种,再经教会悉心的行动,足以成为教会增长的另一股动力。

  石志坚(中华完备救恩会监督)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E疗行传】

【九龙半岛赏教堂】

【净山清泉】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画出深情】

【阅读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