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的必要在後
第 2887 期(2019 年 12 月 22 日) ◎ 平视人生 ◎ 李灏麟
特首一职,有本地英文报章形容为「The city's top job」,即香港的顶头职位。这个描述十分贴切,毕竟特首的「首」代表「行政首长」,官方的英文称谓是「Chief Executive」。一刻,衔头听起来恰似一间上市公司的CEO,教人洋洋得意。另一边厢,特首也是政府官员,换转另一讲法,即公务员。大概,大家都知道「公务员」一词的英文是「civil servant」,又可译作「公仆」。身分由「特首」降格为「公仆」,除了势头锐减,要义还有一个——身在其位的人应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据说,殖民时代的香港,港府亦以「您的忠仆」(Your obedient servant)一词作为官方信件的结语。
似乎,就算贵为特首,仆人领导才是王道。
然而,「仆人」与「领袖」两个角色真的可以融为一体吗?直觉(甚至经验)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领袖之为领袖,是由於他或她走得比人前,站得比人高;仆人之为仆人,是由於他或她尾随其後,职位低人一等。换言之,领袖贯常领先在上(ahead and above),仆人则是从後在下(behind and below),从空间上而言,两者根本无法在同一点出现。
怎办?牧者Bennett Sims在其着作“Servanthood”提出一个清新隽永的拆解方案。他说,所谓「仆人领袖」,「仆人」反映一种——服侍人的——心态,「领袖」则指岗位。所以,位高权重的人,只要在所作的事上,把别人的益处置於自己的益处之先,那人就是仆人领袖了。我喜欢用一组英语来区分,「仆人」指的是disposition(人生取向),「领袖」指的是position(职位)。从此,两个角色不再水沟油,而是可以犹如糖黏豆了。
一切从心出发。领导学达人Ken Blanchard抛出一道问题,掷地有声,说是每位领袖每朝一觉醒来均要面对的大哉问:「我是一位只顾私利的领袖(self-serving leader),抑或一位仆人领袖?」这是一面镜子,反映一位领袖的心,亦即他或她的动机与意图。
此刻,想起了人称世上最穷的总统,下篇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