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秋意
第 2934 期(2020 年 11 月 15 日) ◎ 平视人生 ◎ 苏永权
近年,全球温化,香港也不能幸免,秋冬季节愈来愈不明显,十一丶十二月天都有机会上近摄氏三十度的气温。不过今年好像回复正常,九月尾到十月秋分节气,其实按照节气,秋分即秋季已过一半,可惜时移世易,大家到十丶十一月才开始感到有少许秋意,清风送爽,白天走在街上,不再汗流浃背,更是全年户外活动的黄金时期,晚上夜凉如水,不用再开冷气睡觉,除气温之外,另一个夏去秋来的指标就是日光时间缩短,现在五时许已开始日落西山。非常喜爱多了解中国的「廿四节气」,按一年的气节获得更多民间智慧,更懂养生,生活更添姿彩。秋分是农历廿四节气的第十六个,通常在西历九月廿三日前後,《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有两个意思,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太阳的经度),直射地球赤道,所以这天廿四小时昼夜均分,但秋分之後,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而南极相反极昼范围愈大。二是秋分日居秋季的九十天中,平分了秋季,处於此季之中间。
多年前曾读过《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脑海内便立即闪来「在香港生存的一百个理由」,其中一个就是「四季分明」,我们需要随着四季循环的变化,相应调节自己的作息模式,生活增添不同季节的色彩,不像一些热带地区,全年都只有单一季节(当然会有些微的气候变化,但大体分别不大),只穿同一季节的衣物和服饰,吃类似款式的食物,生活变得枯燥乏味。
虽然古语有云:「秋风秋雨愁煞人」,但其实秋冬季节,总「迫使」人要有「家」的感觉,因为夜幕早点低垂,街上北风渐渐刮起,叫你早点回家,不要再在街上流连,西方人会一家人围着火炉庆祝感恩节,我们也晓得围在一起涮涮锅丶打边炉,同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