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政治挑战的教会

2934 期(2020 年 11 月 15 日) ◎ 教会触觉 ◎ 许立中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有关教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羣体,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一个教义性的丶概念上的,「合乎上帝心意」的教会。譬如说,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自己为房角石,是圣洁的丶荣耀的,是那位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在运作上,我们有上面提到的「五大基本功能」。但近年社会政局的转变,引致信徒甚至教会之间的撕裂,却又令人不得不面对教会在理想与实践之间的落差。

  在「政教分离」的原则下,教会一向忌讳谈论政治,避免政治归边。这确实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每一个人生活作息的宏观背景,政治却是无所不在。事实上,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教会跟政治其实大有关连。

  初期教会受到罗马政府迫害而四散,不少信徒被逼离开自己的家乡,也同时将福音带到异地。可以说,是政治的原因,促使了早年福音的广传。後来罗马皇帝信了福音,将基督信仰定为国教;从此教运兴隆,出入将相,废王立王,举足轻重。这明显也是政治。

  到了中世纪,政教的勾结,使教会腐化到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步。马丁路德本来只是提出内部改革,却因教廷的固执,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气候,结果是身不由己地从罗马教会分裂出来,成为「抗罗宗」或更正教。而没有教廷在信仰上的一锤定音,更正教就更是百花齐放,衍生出各自的流派。

  香港过去百多年作为英国殖民地,英国政府对教会工作基本上是予以种种的方便。外国的差会,无论是天主教抑或更正教,纷纷透过扶贫丶救灾丶办学,建立地方教会,传播福音。而这一切,跟社会当时友善的政治气候,都大有关系。

  近年中梵建交,梵蒂冈在主教任命的问题上,作出了相当的妥协。回归以来,特别是《国安法》实施之後,内地的宗教政策亦日渐与香港教会休戚相关。但我们知道,虽然一切都离不了政治,政治却并不是一切。

  主耶稣的门徒中可以容纳一个奋锐党的西门,但教会对社会丶政治的影响,却永远是透过上主圣言的宣讲;毕竟一切的政治实践,都必然牵涉权宜性的考虑丶策略性的部署,带着一切具体条件的限制和实际执行的偏差。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教会触觉】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教学抗逆】

【旅游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园】

【画出深情】

【福传中华踏脚石】

【译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