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快悔改信耶穌


3003 期(2022 年 3 月 13 日)
◎ 釋經講道 ◎ 曾培銘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預苦期第二主日

  (路十三31~35)

  一個人如何回應所聽見的福音,將會決定他永恆的結局。

   神是樂意給聽道的人時間和機會回轉悔改的,但這個時機或許會轉瞬即逝。故此,聽聞福音人應當盡快悔改,接受耶穌為救主,否則他將會面對神的審判。

  經文描述有一些法利賽人突然建議耶穌要離開這裏去,其原因是希律想要殺祂。(路十三31)讀者從之前的經文可見,當時耶穌的宣講和職事已經吸引一大羣人(路十二1),漸漸形成一個具影響力的羣體。這個逐漸壯大的羣體定必令當權者有所顧忌。因此,希律想要殺耶穌也是不無道理。法利賽人或許想到可以藉此原因來使耶穌遠離耶路撒冷,使祂不能再影響更多羣眾。他們或許也想藉此令耶穌害怕,從而瓦解祂的事工。

  當然,讀者無法清楚知道法利賽人這句說話背後的真正動機是甚麼,不過,經文往後的描述讓讀者知道,耶穌絕對不會受任何人影響祂的事工。耶穌以狐狸來形容希律(路十三32),可以指到他是一個狡猾和無能的人,不足掛齒。另外,從尼利米記四章三節來看,狐狸也可以用來形容微不足道的。因此,耶穌的回應是向法利賽人申明,祂不怕希律,也不會因為他的殺意而影響祂的事工。

  耶穌指到祂的職事是沒有人能夠阻止。路加福音十三章三十二節提及第三天除了是指到耶穌在第三天復活之外,也是描述祂的職事不會被阻礙。因為其句式今天明天……第三天反映其職事的延續性,以及它們必定會被成全。值得留意的是,成全和必須這兩個字都是指涉神的救贖計畫將會由耶穌所完成。

  耶穌清楚指明祂知道希律想要殺祂,但是祂無所畏懼,會堅定地執行從神而來的使命—必須前行(路十三33)。祂接着說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路十三33),反映祂有先知的職能之外,祂的結局會與昔日的先知相同-被拒絕神的人殺害。值得留意的是,先知的職能表達任何拒絕耶穌的人,他們亦是拒絕從神而來的話。

   耶穌接着以哀歌的形式來表達祂為到耶路撒冷和她所指涉的神的子民的硬心而悲嘆。這些硬心的子民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路十三34),用石頭打死人是猶太人對罪犯所施行的刑罰(利二十27;民十五35;申十七5)。這些硬心的人把宣講從神而來的話語的先知看成是罪犯一樣殘殺。讀者從他們的行為可以知道,他們其實是拒絕神。

   耶穌以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的形象來表達神的眷顧和保護(申三十二11;詩十七8,三十六7,九十一4),可是那些些硬心的人卻不領情,拒絕神,所以從神而來的審判最終臨到他們。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路十三35)不但指到聖殿和耶路撒冷,也可以指到以色列民。的確,當時的聖殿已經淪為賊窩(路十九46),主後七十年更被羅馬軍兵徹底摧毀,滿地頹垣敗瓦。耶穌這句宣告亦應驗先知耶利米的話(耶二十二5-6)。一切硬心到底,拒絕神的人,都要承受神的審判。

   因為猶太人的硬心和不相信耶穌,神也再不會眷顧而離棄這些對祂不忠的人。所以,不得再見我(路十三35)並不是指肉眼上的「看不見」,而是耶穌/神離棄和審判這些硬心的人的意思。不過,耶穌卻沒有立時審判他們,而是給予他們悔改的機會。

  最後,耶穌引用詩篇一百一十八篇二十六節的經文來闡釋這件事,傳統認為這篇詩的內容是預表末世的彌賽亞。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路十三35)是表示人接納耶穌為那位奉主名來的救主,悔改回轉。這樣的話,這個人就能夠再「看見」耶穌,這是表達這個人認識祂的真正的身分與使命,相信祂,並努力遵行祂的吩咐。

  經文沒有記述法利賽人的回應,極可能是作者故意留白,使讀者細想那些聽見耶穌宣講的人,他們應如何回應?

  曾培銘(宣道出版社社長)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全港聯合網上祈禱會】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短篇小說】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