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兒童教育除了提供豐富的知識外,還要兼顧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歷程。記得我有位大學教授幽默地說:「小心!愈讀愈蠢!」
似乎我們都一面倒地認為不斷地吸收學問,就是完成求學的任務,傳統的考試制度也支持這任務,故此「愈讀愈蠢」竟成真實的說話,我們見到很多不能發揮創作能力的孩子。
近年常提及「創作智能」(CreativityQuotient),可能因電腦的發明已進展至大部分可代替我們的記憶功能,故此以往我們常認為必須牢記的知識已可輸入電腦代勞了,從此我們腦袋的功用應從「記憶」進至「創作」的時代。
我很關心教育工作者誘發孩子思考的方法,有時看到一些老師和社工用很傳統的問答遊戲來作孩子們的比賽活動,我的心中便很慨嘆:「全中又有甚麼用?」誠然這種發問與準確答案是鍛練孩子們的認真、集中注意力、敏捷舉手和勇敢嘗試解答,可是卻不能培養創作力!
我建議兒童訓練工作者多用:
這種與孩子交談的方式就是要讓兒童經歷一個趣味的思考過程,也使孩子不用偏陝在既有的背誦式反應。
在今天複雜的生活裡,創意能力使我們擁有較活潑的適應能力,問題未必遇上絕對答案,但卻被轉移至新的探索經驗裡!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