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考試季,許多負責任的家長會無端頭痛。家長最怕孩子分數落後於人。這種怕,使許多父母和孩子成了分數的奴隸,為那五分十分甚至一分兩分,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童年。
分數當然重要,它是衡量孩子成績的標準,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強項弱項,可是許多家長的毛病,是只看分數的表面,並沒有真正深入剖析分數的真義。
譬如說,有些家長以九十分為高分,達此標準即為好成績,反之則是差成績。他們或施以物質獎勵,或施以處罰,兩者都足以讓孩子落入試探中。
曾經有學生因為差那麼一點點分數得不到媽咪的獎品,於是悄悄塗改默書分數,結果引起軒然大波,若不是老師諒解,恐怕就要給記過。又有我眼中的好學生,竟因怕八十五分不達家長標準會被責打,怕得不敢回家,要我親自送她回家,向家長勸解一番。
這兩種對分數的看法都有偏差。首先,根本不應把分數和物質掛,孩子從小習慣因豐厚獎品才用功,就會變得很功利,沒有物質也就沒有學習動力,那實在有違學習真義。至於成績不好要受責打,只會把純善孩子嚇怕,把倔強孩子推向反叛,兩者都與真正學習背道而馳。
家長應該留意的是考卷本身。不論默書或測驗,都要先看分量和深淺程度,老師偶然會失手,若是過多過深,即使低分也可能是好成績,那罵來何用?
其次要看孩子有沒有不小心,寫錯本該懂得的答案。「大頭蝦」是孩子通病,除了耐心給予時間成長,罰也沒有甚麼用,反而嚇得孩子精神緊張,愈加失準。若是溫習得不夠深入,以致答得不夠好,那就要改善溫習方法。
如果是老師只看標準答案,不理會孩子有創意的答案,那家長就要有這種遠見|若與創意比較,分數算甚麼!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