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形容詞是「啟示的」(apocalyptic)。這詞的原意為「揭示奧祕」,首先是用來指新約的啟示錄(Apocalypse),除此之外,更泛指自舊約但以理書始至啟示錄,其間三四百年猶太人的許多作品,統稱啟示文學。今天這詞語也有世俗的意義,通常代表世界末日,大災難及末世預言等,甚至與荷里活的災難電影拉上關係。啟示與牧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
畢牧師倒認為啟示錄的作者聖約翰才是他渴望成為的牧者,因為他的啟示信息,正是在面臨迫害的危難及終末將臨之前,所釋放出來的。作為一位牧養美國信徒三十多年的牧者,他怎樣保守自己不被世俗的金牛文化影響而能保守牧養的聖職呢?就是進入啟示錄的想像中,並讓啟示的信息來塑造他。這包括三方面:祈禱(prayer)、詩歌(poetry)和忍耐(patience)。
我看啟示的信息還不止於此,似乎畢牧師只把焦點放在前三章致七教會的信上,由第四至廿二章,還有許多豐富、精彩、富想像的啟示異象,它們都深深影響着歷代教會的神學及靈修傳統。我想作為牧者,啟示錄豈不也提醒我們要有遠象;要展望未來,充滿盼望;要有屬天的遠大眼光、宏大構想;超然於現世表面的現象而能看透一切有上主的安排嗎?今天啟示的信息許多時已被濫用、被曲解、被世俗化,所以牧者更當下功夫默想、研究、宣講啟示的信息,作個啟示的牧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