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同意蔡弟兄說的,人人皆是罪人,亦有罪性。弱勢群體也有不合理的地方,隨意認同任何人的立場或是思想,都存在著危機。無論是多數或是少數人的意見,假若是不合真理原則,違背道德,教會也應有勇氣指出他們的不是。對於若干具爭議的問題,教會應「理性而非帶偏見地討論」。但怎樣才算是理性而非帶偏見地討論?
由於弱勢群體容易得到人的同情,批評他們的不是很容易招致迴響。雖然教會應有勇氣指出他們的不是,但是我們得小心處理,對同一群人不同的問題當分別處理,有不同的立場,也當明白群體並不代表群體中每一個人。
例如新移民問題,衝動甚至是縱火,這是不能容許的事。但是人大釋法,使家庭分散,這也是不能接納的事。大學生沒權沒勢,在求學時期,對社會事件關注,隨意使用公安法去阻止他們表達意見是不合理的。但假若學生們表達的方式過於激烈,這也是不能容忍的。我們並不同意法輪功學員採自焚等方法來表達他們的意願,但是我們也得明白無理取締和禁止他們活動也是不合法理的。同性戀是罪?對於同性戀者應以指斥還是予以同情?在基督教群體中也有不同意見。性行業帶來道德的問題,但當中也有不少人操這行業者是因為生活逼人的原故。在譴責不道德行為之時,也當明白各人有各人的故事。
中美戰機的爭執,為明哲保身,沈默當然是最安全的做法。在未調查清楚,就指誰對誰錯實也不智。但是中美兩個以人為政治的籌碼實值得商榷。中國以機師生命來鼓動民意反對美國,美國人在中國交還機組人員後便反轉面孔,這些都不是正確的行為。在政治爭執中,遺憾的是-人-總是被犧牲的。
政府還未正式諮詢賭波合法化之時,不同團體已表明他們的態度。教會與教育團體均反對賭波合法化,但是反對的立場多以貪財為萬惡之根,或是破壞家庭,或是使人不務正業等為理由。君不見不少市民每天在股票市場中打滾,相信在稍後調查中,最高收聽率必會是某財經台。為甚麼我們不指斥那種賭博的心態?我們反對賭博,也當有更多社會的分析。對於政府承諾把部分賭波收益用於社會方面,假若我們反對賭波的話,我們又怎樣支援我們的社會服務呢?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