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敵


1935 期(2001 年 9 月 23 日)
◎ 市井心靈 ◎ 劉國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憑著上帝給我的恩惠,我要對你們各位說: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倒要謙恭自守,各人按照上帝所賜給他的信心來衡量自己。(羅十二3)

  對於多年前,自己成為友人的「假想敵」,那種感覺頗為複雜。那兩位以我為假想敵的男仕,都有一定學識和才幹,未信主的好友是一間中小企的老闆,另一位相熟弟兄則是專業人士,都屬典型的事業有成的人才,對於他們的「錯愛」,我也曾茫無頭緒。

  經過一段頗漫長的旅程,我才逐漸發現自己的性格中,有一種「不喜歡別人自吹自擂」的性情,對於那些在我生活圈子中,喜歡自誇的同輩,我會有意無意地(其實即是刻意!)在他面前展露實力,以自己的才幹、甚至財富去壓倒他的自高。在我的記憶中,好像沒有失手過,這大概要慶幸,我懂得去判斷,所遇上那些嗜好自誇的人,是否比我強,而採取或進或退的策略。

  當我開始有這發現的時候,我是感到訝異的!我當然不是「謙謙君子」的模樣,但也不致於「沙塵白霍」,亦不喜歡事事與人比較,也不希望在同儕中給人「自高自大」的形象,卻想不到多年來,有一個隱密的「特別的我」:一直向那兩位男士施壓,竟與自己的總體自我形象,全不配合。

  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不要活在人與人的比較中,自己的身分,不是透過看低別人來建立,對自我的認識,更不是在市場價值的比拼中獲取,而那個「特別的我」,卻妄然「替天行道」,讓那些在我生活圈裏自吹自擂的人,墮入人比人的陷阱中,其實,我是有份加劇這種叫人難於清醒、沈著地(sober judgement, RSV)去衡量自己的困局。

  在這段自我發現之旅後,我稍微敏感了一些,特別對男性朋友,我相信我大致沒有過高或過低看自己,但我不想再捲進人比人的漩渦中。

  靠主,以清醒、沈著的態度(sober judgement),去衡量自己。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