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回憶‧豈敢忘記九月十一日,一個不願意回憶、又豈敢忘記的日子。
無論事隔多久,說起九一一,記憶系統自動會顯示出:紐約世貿中心兩幢姊妹樓,被騎劫的客機撞擊爆炸;華盛頓國防部五角大廈,被騎劫的客機撞擊爆炸;賓夕凡尼亞州匹茲堡市有客機墜毀;死亡人數的正確數字,至今(截稿日期即九月十七日)仍然沒有。
甚麼是殘忍,甚麼是喪盡天良、喪心病狂~現在真正的體會到。
那種傷痛的心情,完全沒有文字可以表達; 那種驚駭的情緒,無法可以用文字來形容;總之,眼淚就是這樣的奪眶而出。
想起,眼淚便不期然的流下......。
有人指紐約世貿中心兩幢姊妹樓的被炸,猶如昔日所多瑪和蛾摩拉的被焚;然而,後者最寶貴之處,是在於有亞伯拉罕為它祈禱,直接的與神對話,爭取不要被毀滅。
今天,紐約未至於被完全毀滅,是否當中仍然有義人,仍然有人為此地祈禱?
還是出於上帝的憐憫? 事件的後遺症,沒有人可預料......
悲觀的人,擔心事件帶來世紀危機,是連串報復戰爭的開始;樂觀的人,認為是反省生命的契機,是時候回歸上帝的懷抱。
此一刻,你我是樂觀、抑或悲觀?還是兩者都不是?
相反,正如一些人抱著把握現在,珍惜所有,今天想做甚麼,便開始做。人,永遠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不要吝嗇表達心中的說話,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
或許面對此刻,真的不知可以做些甚麼?十分的無奈?
我們是否真的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應?我們有沒有美國人的愛國心去愛上帝?我們有沒有美國人投軍報國的行動來回應天父的愛?我們是否白佔地土?濫用了天父的赦免、主耶穌捨身流血的救贖?或許,除了祈禱,還可以做些甚麼?但究竟又應該怎樣祈禱?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代下七14)
溫燕蘭(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