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欣賞羅志華博士所提出的「八塊鏡」,相信也是與時下不少書籍或是專題講座中所提及的IQ、EQ、AQ等等「商數」(quotient)課題相似。基督徒除了有「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弗六14)來面對屬靈的爭戰外,也當加上這幾面「鏡」和「商數」,面對今日複雜的社會。教會除了提供聖經的學習外,也當為信徒多舉辦「護心鏡」和「商數」講座。這些講座除了對信徒有幫助外,也可以邀請未信主者一同參加。信徒與未信主者一同學習,可以成為福音預工的機會。抑有進者,信徒可藉此機會與未信主者多溝通,更多明白他們的思想哲理,擴闊信徒的視野。
耶穌教導我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十16)其實當中已包含了不少待人處世之道,也包括了上述所說的「鏡」和「商數」。可惜的是,信徒多以「蛇」為陰險狡猾者,不願與牠同類。雖然聖經用蛇為魔鬼化身,但聖經也用蛇來預表救恩(約三14~15)。在出埃及時,上帝曾吩咐摩西製造銅蛇,被蛇所咬的,可以仰望而活(廿一8~9)。信徒又以「靈巧」為「奸狡」,但是「靈巧」(希臘文是phronimos)實有「聰明」、「聽從」、「順服」的意思。耶穌稱讚建房子的磐石上的人是「聰明」(phronimos)人,因為他「聽從」主的話而行(太七24)。耶穌稱讚那些能按時分糧給家裏的人的僕人是忠心和有見識(phonimos《現代中文譯本》譯作「機智」),因為他勤奮作工(太二十四45)。耶穌所說「十童女比喻」中,五個童女是「聰明」(phronimos)人,因為她們常作準備。可見耶穌教導我們要「靈巧」,乃是要教導我們成為勤奮、忠心和樂於聽從上帝話語的人。所以信徒也無妨做條靈巧的蛇。
但是在另一方面,信徒口雖說不願做靈巧的蛇,在現實生活中,行事為人非常靈巧,反之缺少一份純良愛心之心。與人相處,處處小心,雖不致損人,但總以保障自己,甚或是自己得到益處為處世之道。
耶穌說:「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祂盼望信徒能兩者兼具。但假若不能兩者兼具,我寧願多有一點純良、誠實和愛心。在彎曲悖逆的世代,信徒的善良是明燈,照耀黑暗;是鹽,防止更大的腐朽。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