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的發展經常會開玩笑,事情的發生往往與人類努力的方向有異。清教徒教導人要刻苦、勤力、節儉、禁欲、誠實,結果卻衍生出現代的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人類有史以來將享樂推得最普遍、最鼓吹消費、誇張廣告最盛行的文化。這種生活方式無疑提升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水準,家中老人家告訴我她很怕熱,小時候夢想將來有了錢,可以請個傭人替她撥扇,怎知幾十年後冷氣機變得這麼普遍!我廿一歲前未乘搭過飛機、未領有紅色綠色回港證,連澳門也沒去過,現在香港人出外旅遊卻極之普遍。同時,這種文化也不斷提升人的欲望,將非必需品變成必需品,鼓勵人擁有更多的物質。小時候用肥皂洗頭,現在少不了洗頭液、護髮素及其他護髮用品。
香港曾經有美食購物天堂的美譽,靠各方人等的消費而帶起經濟。香港的食物貨品包羅萬有,由最廉宜到最奢侈的都任君選擇,目的都是鼓勵消費。不少香港人的生計都依靠消費行業,我們也不能否定有基督徒從事零售業、高中低檔消費業,呼籲降低消費會破壞弟兄姊妹的生計。以環保的大道理來抑制慾望、鼓吹簡樸生活陳義很高,可惜與香港的資本主義文化格格不入。
我認為香港人很會賺錢,是世界一流的賺錢人才。但來得容易而少去學花錢,花錢方面還要學習。其實,花錢也是件大學問,價格昂貴的可能物有所值;價格低廉的可能全無價值。如何花錢花在刀口上要考工夫。錢是拿來花的、用的,不是貯起來的。香港經濟不好,不少人負資產、失業,對他們來說,要學習過緊日子,量入為出。但從銀行存款、教會資產來看,還有許多是很有錢的。與其存放不用,不如想想如何用得其所,用來提升生活品味,協助攪活經濟也是不錯的選擇。用錢財來培養人才、換取明天更是上好的選擇。
江大惠(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講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