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眼見基督教機構發生不光彩的事,都會覺得難受,最擔心是不信的人乘機攻擊,如能適當地補救,基督的名不致受損,否則只被撒但有機可乘。
浸會醫院爆發沙士期間,跟進這宗新聞,感覺當然不好受,聽到衛生署署長批評浸會醫院隱瞞疫情和不尊重病人知情權,就擔心無力抵抗非基督徒的批評。
我放下基督徒的情意結,專心工作之餘,又等待醫院委託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報告公布。自從八月初知道該報告已完成後,間中聽聞一些小道消息稱,醫院求教於公關公司,已知獨立調查報告對醫院不利。報告內容如衛生署署長所言,內容撮要已由院方在報章刊登,故不加詳述,但對於院方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就令人失望。即使報告暗示醫院董事會應負上最大責任,但董事會主席多次婉拒向事件中感染沙士的病人及去世的病人家屬道歉。
整個記者會過程由有線電視現場直播,公眾可一目了然。作為場內其中一分子,感到既憤慨,又難過,場內記者亦有數名基督徒,他們對醫院的表現也很失望。
除浸會醫院外,以往曾有教會或基督教機構發生一些不光彩的事,基督徒會以愛心寬恕曾犯錯的人,但未信的人可能在有關事件未被時間淡化時,對基督教抗拒。
我相信,人是軟弱的,包括基督徒在內,只要能認罪,必蒙神寬恕。在這個講求問責的年代,教會在面對這類危機時,更要在見證上留意。主耶穌教導門徒不可起誓時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值得我們細心思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