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牧師傳教事業在香港的延展(五)


2184 期(2006 年 7 月 2 日)
◎ 神學探索 ◎ 李志剛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馬禮遜牧師來華主要工作是為英國聖公會從事聖經的翻譯,所以他在中國前後二十七年的歲月,並非為華人佈道工作建立教會。尤其是當年滿清政府採取嚴厲禁教和閉關自守的政策,外國教士根本不可能公開傳道,招收信徒,興建教堂傳講福音。究竟馬禮遜牧師怎樣推展福音事工?

  六、馬禮遜牧師在港的傳道工作

  馬禮遜牧師是受英國倫敦傳道會差派到中國第一位的宣教士。倫敦傳道會於一七九五年創立,會員是由公理會、循道會、聖公會的信徒所組成,屬於社會的一個民間組織。而馬禮遜牧師之主要工作是為英國聖經公會從事聖經翻譯工作,所以他在華前後二十七年的歲月,並非為佈道工作進行建立教會,尤其是當年滿清政府是採取嚴厲禁教和閉關自守的政策,外國教士根本不可能公開傳道,招收信徒,興建教堂傳講福音。及至一八一四年他提出的「恆河外方傳道計畫」,是被倫敦傳道會接納,在馬六甲興建英華書院。而英華書院的創辦是具有學校教育、出版印刷、宣教佈道的功能。

  換言之,倫敦傳道會在中國宣教工作轉移到南洋馬六甲;繼而拓展於巴達維亞(即今日雅加達)、檳榔嶼、新加坡等地,專以華人為宣教對象。其後梁發歸信耶穌,以致從事傳教工作,出版《勸世良言》,均是在馬六甲英華書院接受信仰改變一生。就以何進善之隨英華書院到香港,他本人已在馬六甲英華書院接受教育,歸信耶穌,跟隨理雅各牧師學習神學,於一八四六年在香港受按牧師聖職。可見英華書院具有教會傳道的性質。自英華書院遷港以後,校內聚會崇拜仍常,雖然其後轉往英人「愉寧堂」(Union Church,又稱大石柱教堂)聚會,但仍有「英華書院公會」的稱謂。至一八七○年會友已達八十人,華人信徒自立思想日漸成熟,故有教會自立的倡議。

  時至一八八四年籌建「道濟會堂」,成為香港第一所華人自理教會,及至一九二六年擴遷於般含道二號,改名為「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於五十年代,相繼發展有九龍合一堂、北角合一堂、馬鞍山合一堂,故此今日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是源於英華書院的設立,可謂馬禮遜牧師傳道事工的延展。

  事實上,在理雅各牧師於一八四三年抵港後,倫敦傳道會派有湛約翰牧師(Rev. John Chalmers)協助,在港有「真神堂」、「灣仔堂」、「燈籠洲堂」(即今日聖光堂)等的建立,這可說是倫敦傳道會在港所開發的堂會。自英國於一八九八年租借新界後,亦有「新界傳道會」的創設,是由倫敦傳道會、道濟會、西人愉寧堂共同組成,推展新界各地的傳道工作。其後新界傳道會所建立的堂會,可說是倫敦傳道會的派系。

  馬禮遜牧師在生之年影響歐美差會教士到中國傳道的有:一是信義宗的郭士立牧師;二是美國美部會的裨治文牧師。郭士立牧師在讀神學的時候,於一八二五年曾到英國就教於馬禮遜牧師,因受啟導而產生到中國傳道的決心。其後郭牧師鼓勵德國巴勉傳道會(Barman Missionary Society)、巴陵傳道會(Berlin Missionary Society )、瑞士巴色傳道會(Evangelical Missionary Society at Basel)於一八四七年至一八五一年先後抵港,開展本地和內地傳道事工。當香港開埠之初,美部會(即公理會)曾在港開荒佈道,時至一八四四年才遷到廣州。及至一八八四年再有喜嘉理醫生(牧師)來港開設教會,公理會在港繼續發展起來。所以香港公理會的創立,可追溯於裨治文牧師的來華,馬禮遜牧師與美部會的關係和影響。

  在二十世紀初葉香港有所謂九大公會。當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於一九一五年創辦的時候,只有倫敦會、公理會、聖公會、禮賢會、崇真會(巴色會)、循道會、浸信會等七大公會。而其中倫敦會、公理會、聖公會、禮賢會、崇真會、循道會在港成立,與馬禮遜牧師的傳教事業均有直接和間接的關係,源流極為深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