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麗氏利濟醫院設有院牧事工


2232 期(2007 年 6 月 3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雅麗氏利濟醫院於一八八七年開幕後,統計該年住院病人有五百三十三人;門診人數則有七千六百八十五人,其後續年均有增加。而倫敦傳道會之開設雅麗氏利濟醫院,在毗鄰更有道濟會堂的成立,主要期望醫院的開辦,是達到醫藥傳教的目的。倫敦傳道會於一八八九年派遣醫藥教士譚臣醫生(Dr. John C. Thomson),到港出任院長一職。譚臣醫生(見上圖)是一位熱心傳福音的醫藥教士,他除了學習中國語文,和處理那打素診所和雅麗氏利濟醫院的事務之外;還要負責門診、外科手術各種的工作。譚臣醫生對醫院傳福音的工作極為重視,到港後不到幾個禮拜,他便安排道濟會堂主任王煜初牧師(見下圖);和在那打素診所當配藥員的黎福池傳道(王煜初牧師的妹夫),以及一位道濟會堂的女傳道,分配他們對病人的傳福音工作。

  據譚臣院長於一八九零年的報告有謂:「早上七時四十五分,五間病房都舉行每晨簡短崇拜,由五人分別主領—即王牧師、兩位傳道,和王牧師的學生(按王牧師所教導的兩位神學生有黃福裕、區恆山)。各人分別主領一間病房,翌日輪去別房。十時正,門診部每日佈道。下午,病房的床畔訪問、講道。四時三十分,眼科門診,每星期二及星期五舉行佈道。七時病房崇拜。輪番主持一如早上。總括來說,由晨至暮,利濟醫院的佈道工作沒休止過,但又巧妙地不致妨礙醫療工作。」

  至於當日門診部的佈道工作,多在候診的一段時間舉行。由於其時華人社會仍然處於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男病人和女病人是要分隔。所以主持聚會的時候,是有一幅牆將男女候診病人分隔而坐。譚臣醫生更巧妙設計在間板的中間開一個大圓孔,講道的人在中間講道,則前後兩邊的男病人和女病人都可以看見和聽見。在當日的病人中,以木匠、轎夫、廚師、苦力、小販、泥水匠居多。其中有不少是客家人,幸而得到巴色會(崇真會)派出傳道人協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特稿】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