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單身之謎


2408 期(2010 年 10 月 17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年社會流行著一種說法,把適婚年齡,即二十六歲以上,但未婚又未拍拖的女性稱為『剩女』。外界往往把『嫁唔出』的原因歸咎於她們個性難以與男性相處等。不過,一項研究卻為『剩女』大平反。研究發現,『剩女』並非無人問津,她們平均有逾三次的拍拖經驗,維持單身狀態,只因為其他原因,證明一眾『剩女』仍大有市場。」

《am730》11.10.2010

  當女孩子拍了三次拖而仍找不到合適對象,問題多數不是出於她身上,而是極有可能是那三個男人都大不濟,在揀無可揀的情況下惟有單身下去。

  這年頭三十歲或以下的女孩子真的不容易結婚,因為相比於同齡的男性,她們太叻也太本事了。同樣是「八十後」,同樣是出生於香港經濟迅速起飛、卻又適逢中英談判香港前途的那個矛盾重重的時代,男孩子大都嬌生慣養,被第一代來港打工的菲傭寵壞了,他們是玩Game Boy或任天堂長大的,不要說燒飯做菜熨衣服了,連燒沸水弄杯麵也要菲傭姐姐代勞。到他們長大了,又輪到手提電話和各式電子遊戲面世,他們就日夜拿著來把玩,寧願做「宅男」也不想又不敢見人,說句話也是結結巴巴的,真的沒甚麼男子氣概。

  女孩子卻有不同的際遇。父母大概覺得生逢大時代,香港前途未卜,最好是把女兒練就一身好武功,入水能游,出水能跳,入到廚房,出得廳堂,琴棋書畫中英數常樣樣皆能。許多女孩子年紀小小已參加女童軍,行遍麥理浩徑衛奕信徑,到唸初中時又參加辯論隊,兩文三語以外再加日語或法語。當同齡的男孩子還在情迷「𡃁模」的時候,女孩子已是頂著半邊天。

  最近有齣電影叫「再單身日記」,源自一本叫“Eat,Pray,Love”的真人真事自傳小說,講述一位單身女士孤身上路的自我探索之旅。世俗的看法是女人沒有男伴活不下去,事實上愈來愈多女士選擇單身,正如小說中的女主角選擇用味蕾跟各種美食談戀愛,然後又在宗教信仰中尋找身心安頓之道,至於要不要一個伴侶,聽天由命好了,正如許多年前桃莉絲黛唱的名曲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