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訪問福建省基督教兩會


2447 期(2011 年 7 月 17 日)
◎ 文林 ◎ 撰文:植柏燊;攝影:黃良日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應福建省基督教兩會邀請,訪問該省的福州市、鼓浪嶼及廈門市,並與基督教省兩會、市兩會及各大教會座談,參觀、交流、加強了解該區教會及神學教育的發展情況。

  執董和同工一行十五人在副主席胡明添牧師帶領下,於六月二十日出發,一小時多的機程後抵達福州市,由省兩會副祕書長楊國忠牧師親臨接機,熱誠款待。

  晚上省基督教兩會與福建神學院聯合宴請,與會長林志華牧師及主席蘇偉垣牧師共話。得知福州市人口達七百多萬,信徒有四十多萬。基督教於一八四七年傳入福建,主要是聖公會、衛理公會及中華基督教會。粗略估計省內有一千五百多座教堂及二千多個堂點,家庭教會不多,已按立之教牧人員約有二千六百多人。

  

  (一)福州市

  福州市有「八閩首府」的美譽,街上種滿青蔥高大的榕樹,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六月二十一日早晨,安排了三位執董往神學院主持講座:梁林開牧師主講「恩典神學」;李志剛牧師主講「辛亥革命與福州基督教」;陸幸泉牧師主講「聖詩共唱」。我們則往「基督教會馬尾堂」參觀,這是一所過百年歷史的教堂。該堂始建於一八九六年,遷建於二零零二年,前身是公理會。繼而往參觀「船政學堂博物館」。馬尾位於福州東部閩江入海口,是一個千年古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發祥地,為船務科技創新平台。

  我們於同日下午訪問省兩會和神學院,經林志華牧師詳細介紹,要辦好教會,在神學建設及自身建設上必須更進一步,遂於九七年決定重建神學院,並申領擴建大計。及後帶領我們往在建築中的新神學院工地瀏覽,該新院已於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一日奠基,現仍努力籌款。我們一同攜手由李志剛牧師領禱,求神賜與豐盛恩典,各方信徒能竭心盡力奉獻,讓新神學院工程能早日完成,為教會預備足夠又適切的講壇供應、使牧養更全面更到位。

  六月二十二日,我們暢遊市區,先參觀「中洲禮拜堂」,然後賞覽「林則徐紀念館」。林則徐為福州名人,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在瀏覽中,我們更認識林則徐盡瘁國事,關心民生疾苦,銳志改革,興利除弊、政績斐然。

  隨後遊覽「三坊七巷」,這是宋、明南下士大夫階級,以文人為主的街區,現存建築為明清風格,有「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下午訪問福州市基督教兩會,由主席黃玉官牧師,會長陳立福牧師接待,分享教會發展概況。後參觀「花巷堂」,該堂每主日有三堂崇拜,信徒多達萬人。老中青會友各佔三分之一,有大學生、工人、少數民族及釋囚人士,增長甚快,須加強牧養管理,但教牧人員人手及裝備不足,須加強進修培育。離開前,梁林開牧師領我們為花巷堂禱告。

  晚宴上,高敏處長特意趕來與我們歡聚,共晉晚餐,暢談甚歡。

  

  (二)鼓浪嶼

  六月二十三日,高敏處長伉儷一早前來送行,實在感激。我們九時乘動車趕往廈門,車程約一小時三十分。

  午餐後,我們乘船橫越鷺江往鼓浪嶼。鼓浪嶼在廈門西南方,是一個僅有一點七平方公里的小島,有「海上明珠」,「鋼琴之島」的雅稱,這裡沒有車馬的喧囂,樹木茂盛、空氣清新;每日遊人過萬,我們踏過蜿蜓的石階小巷,到達一所精雅的「三一堂」。因主任陳以平牧師在外開會,由蘇淑娥牧師接待。由於當年廈門新街堂、竹樹堂、廈港堂有百多位信徒遷居鼓浪嶼,因天氣變化渡海不便,於是聯合建立教會,故取名「三一堂」,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教義。一九三四年籌建,二零零零年全部峻工。「三一堂」的建築獨具一格,呈十字立體式,造型罕見,並以三角形呈現三位一體的雙重含義,自然音響效果特佳。「三一堂」注重聖樂事奉,詩班陣容和水準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三一堂」有四位教牧人員,長老二十一位,信徒一千多人,這是屹立於「海上花園」的一朵鮮艷奇葩。

  之後,我們往訪一所小教堂「協和堂」,據協會總幹事蒿志強牧師透露,這所教堂將來有計畫成為基督教博物館、婚禮場地、婚姻輔導處等。

  回程時,黃昏彩霞滿天,遠眺東南部的鼎岩上,矗立著一座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大型石雕像,具有英雄的氣勢和風姿。

  晚上,廈門市基督教兩會宴請,並舉行座談,盡歡而散。

  

  (三)廈門市

  六月二十四日的早上,我們探訪廈門「新區福音堂」,由堂主任李麗輝牧師接待。該堂有三位牧師,一位傳道,參加聚會信眾多達三千人,大部分是該區的工人,故流動性頗大。該堂禮堂入口前有一面鏡子,上書:「當肅靜、肅靜、身整齊,心誠敬」,對參加崇拜的信徒有很大的儆醒。新區福音堂將會在廈門東部發展區興建新堂,建築費高達四千萬、李牧師更領我們去參觀新堂址,祝福他們的新堂能早日建成。

  下午,我們先訪問「新街禮拜堂」,由堂主任謝立人牧師接待。該堂由一八四八年設立聚會所,後取名「新街禮拜堂」。一九三五年殿堂峻工,全國總會贈送石匾「中華第一聖堂」。二零零八年曾舉行建堂一百六十週年慶典。該堂於主日有三堂崇拜,有多個分齡詩班,有二十六個小組,由教牧人員及義工同心協力跟進發展,深信上帝必繼續引領該堂前路,將賜予豐富的恩典和真理。

  隨後,我們造訪「竹樹堂」。該堂始建於一八五零年,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一週年,一九三五年重建時,以原街名為「竹樹腳禮拜堂」,當時地近海邊,周圍種滿竹樹而得名。歷經先賢為福音事業嘔心瀝血、蒙主引導與祝福。現有主任陳美滿牧師及三位牧師,二十三位長老,信徒四千人。該堂信徒多為長壽長者,八十歲以上有四百人,信眾均和諧同心。教會發現城市急劇發展,生活變化和壓力導致近年離婚者眾,所以婚姻輔導最為其中一個牧養要題。

  我們共唱總幹事陸幸泉牧師作曲的「我要為你求福」,歌詞選自詩篇一百二十二篇六至九節。用以獻給「竹樹堂」,唱來大家甚感興奮,從中得力,隨而共唱閩南聖詩八十四首「主啊!奮興教會」,彼此勉勵。最後由梁林開牧師為該堂祈禱。

  六月二十五日,早上遊覽廈門大學,這是一所著名老牌學府,沿途樹木扶疏、綠蔭處處,當天剛好是該校舉行畢業禮,所以穿著學士袍的學生帶著笑臉穿梭來往。

  中午,我們懷著祝福感恩愉悅的心情乘機返港。


圖為過百年歷史福州市馬尾基督教堂

福建神學院現址,也是兩會辦事處所在。

在重建的福建神學院模型。

執董在神學院的工地上同心祈禱。

執董在三一堂前拍照留念,據聞該堂建設蘊含雙重意義。

圖中「協和堂」有計畫成為基督教博物館及婚禮場地。

執董余英嶽牧師在新街堂「中華第一聖堂」牌匾前留影。

聯會副主席胡明添牧師(左)領隊探訪竹樹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