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效應


2596 期(2014 年 5 月 25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下一代的競爭力是甚麽?丹尼爾·平克認為,我們正在走向右腦思維時代,培育「六感」(設計感、故事感、交響能力、共情能力、娛樂感、探尋意義)至關重要。前面的五感,都指向第六感,就是對意義的探尋。在一次採訪中,他謙卑地說,探尋意義,是向中國人學習的。馬丁·塞利格曼認為,下一代的競爭力在於培育出真正樂觀的孩子,特別在時下悲觀成為流行風尚的時候:「悲觀是一種心靈防護習慣,這種習慣具有多方面的惡果,包括情緒沮喪、退縮、不盡力獲取成就,甚至不健康的身體。」

  在《下一代的競爭力》中,蔣佩蓉以她朋友,MIT的俞教授為例,講述了小花的效應。作為名校公開課的先行者之一,俞教授的理想,沒有平克的炫目,也沒有塞利格曼的尖銳,而是做一朵樸素的小花,像小德蘭那樣,在上帝的花園默默綻放,為別人的生活增添一點色彩。今天,即使你在偏僻的鄉村,只要有心,便能盡享知識的美好,這背後,有無數無名的小花在默默地付出。薩爾曼·可汗的免費教育視頻、世界名校課程在線分享、大受歡迎的網易公開課等等,他們執着地認為知識應當是免費的,應當讓更多的人分享。

  小花的品格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為稀缺的品格。她不羨慕柏樹和玫瑰,只甘做一朵快樂的無名小花,「像雛菊和紫羅蘭那樣,靜靜地開放在主的腳邊。」(小德蘭語) ,不要小瞧這些不起眼的小花,主會讓最平凡的小花綻放出蓓蕾,發出經久不息的馨香之氣。

  深願我們也像一朵小花,在不起眼的角落,為他人帶來些許清雅的芳香。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