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禱羣組禮儀


2731 期(2016 年 12 月 25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據云某教會一位姊妹癌症入院,弟兄姊妹為她設立WhatsApp代禱羣組,短短半天已有接近一百人加入,不單是本地的教友,也有達至北美和澳紐。

  羣組設立了一個多月,仍不住有新人加入,眾人對患病姊妹的關懷,常洋溢於發放的信息和貼文之上。當得知姊妹要做化療,即見一串串的回應,未及打上祝福句子的,也會送上不同的表情符號;當然亦有每天定時送上的問候,個多月來從不間斷的安慰,實在使人窩心。

  但未幾這羣組出了一個岔子,事緣其中一位組員轉貼另外一位患病肢體的消息,呼籲其他人代禱,連隨又有多位善心者積極回應。有比較理智及世故的組員,好心勸喻如果涉及另外的病人,應由當事人或他授權的人士另立羣組,而不應貿然將別人的病情私隱公諸於世。這提醒本是好的,但竟招來一些組員的批評,說甚麼「代禱無疆界」、「相信代禱的加量」諸如此類,霎時間羣情洶湧,恐怕最難受的是最原先那位患癌的姊妹。

  隨着智能電話的普及,WhatsApp羣組也變得愈來愈普遍,而借此去聯絡消息、表達關懷,以至互訴衷情也可以說是好事,尤其對身處遠方的人,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我們不可以忘記,WhatsApp代禱羣組不可能代替真正的探病服侍;它只是一種工具、一個媒介,而不是服侍本身。在手機上打出一個或多個代禱的表情符號,也不完全等同於真正的禱告。

  曾有人在羣組中說:「請相信我們為您代禱的力量!」這話可言重了,我們一直信靠的是上帝的力量—祂的護庇、保守與同行;而不是我們的「代禱」有甚麼法力,更加不是在手機屏幕上按幾按的「代禱」。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