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偷步的饒恕


2821 期(2018 年 9 月 16 日)
◎ 信.道.靈.心 ◎ 許德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你是否聽過基督徒講饒恕的見證?他們講得很容易輕鬆,全是上帝的恩典,令你又羨又妒。但換了是自己時,怎麼饒恕那麼困難?為甚麼沒有神蹟?

  四十歲的朱女士,單身,為多年來和媽媽的關係緊張而愧疚,自責不孝,沒有克盡基督徒本分跟媽媽和睦。母親年老了,有輕度的思覺失調,容易恐懼焦慮。母女的互動常停留在慣性的重複:母親總重複囉嗦的話,女兒感到厭煩受壓,不是逃避,就是怒而駁斥。女兒亦為多年母親那種「重男輕女」觀念,成長缺乏照顧,而對母親暗藏怨憤,因着這些新仇舊恨,她和媽媽的互動總是帶着許多包袱,容易擦槍走火;饒恕母親更是舉步維艱。事實上,朱女士在外面的人際關係,都有許多問題,讓她情緒困擾;為此,她尋求心理治療。

  在治療師溫柔的陪伴下,她在公司和家裏,所激發的種種複雜的負面情緒(特別是嫉妒和恐懼),得以自由的呈現,並且被治療師接納了解。一次她在治療師面前,怪責自己不能依教會的教導去饒恕母親,治療師回應說:「我看見你的心很急,但饒恕常是不能一步到位的,好不好讓神在你生命裏慢慢工作(let God do the slow work in you)?」

  日子過去,朱女士慢慢把治療師的關愛「內化了」(internalized),就是她把從治療師那裏經驗過的聆聽、接納和了解,轉去對待自己,讓自己獨處時更自在,有心靈承載力,慢慢對自己的情緒和人際關係問題,有更深的洞察、諒解和接納。

  有一次她跟治療師說,以前她總感覺上帝是冷漠和威嚴的,只在意她滿足誡命的要求;現在她看到上帝是溫柔體貼,而且滿有寬恕。

  有這樣的進展,她竟然主動找媽媽攀談,請母親講述她坎坷的成長和含辛茹苦養兒育女的日子;換言之,就是將她從治療師學到的聆聽,用在母親身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媽媽竟然樂意分享,細述從前,讓女兒對母親成長和婚姻的辛酸,有更深的認知;不知不覺,拉近了母女的關係,打破了多年的隔膜;沒有任何的催逼下,饒恕就自然的發生了。經年未解的母女糾纏,得以化解,讓朱女士喜出望外,對上帝和治療師充滿感激。

  朱女士的故事印證了聖經的話:「主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西三13)是的,饒恕並不是功德,乃是恩典,是先由神領受,然後才可以與人分享饒恕之恩。如果神要在你生命中慢慢工作,你最好就不要偷步了。

  許德謙(Soul Weaver 靈修導師及註冊精神分析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牧者心聲】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