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域街43號


2873 期(2019 年 9 月 15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六十多年之前的「石硤尾大火」,是香港社會一個年代的標記。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亦即是聖誕節的晚上,位於石硤尾的木屋區發生大火。火災燒毀二千五百八十間寮屋,涉及一萬二千個家庭,多達五萬八千人頓時流離失所。這差不多是香港歷來形成最多災民的火災;亦由於需要安置大批無家可歸者,促成香港城市建設產生公共房屋。

  怎麼有這樣多的寮屋!?怎麼有這樣多的住客!?因為在上世紀五零年代初,香港簡直是一處「難民城市」。在那些年間,中國內戰,政權易轉;內地大量民眾為了避亂,湧至香港。這些「難民」大多身無長物,社會亦不可能急速建成足夠住屋;結果就形成龐大的露宿人口和木屋區。深水埗區靠近山麓一帶的石硤尾,是其中一處木屋集中地。

  那是一段東亞政局劇變的「大時代」,當年很多原本在內地服務的「西差會」,也要撤退到香港來。他們與香港本地的教會都敏於時勢,十分貼時地關顧這些「難民」。聖公會很早就在深水埗區靠近山麓一帶的李鄭屋及石硤尾展開服務,這是兩處規模最大的木屋區。後來聖公會在李鄭屋建立了「基愛堂」,在石硤尾建立了「聖多馬堂」。

  在發生石硤尾大火之前的兩年多,聖公會人士已經心懷這裏的貧困民眾。由一九五一年開始,教會既興辦學校,培育眾多由於父母終日營生,以至無人照管的街童;亦提供牧靈服務,撫慰貧苦大眾的愁悶心靈。這些傳道工作就是聖多馬堂的前身。

  大火災之前,教會已經與石硤尾的木屋區貧民同行;大火災之後,聖多馬堂的服務再接再厲,有增無減。其實那些年正值戰後重建,香港社會並不富足;突如其來的極其嚴峻「難民」景況,令香港社會的承擔百上加斤。火災之後建成的「石硤尾徙置區」,其中四座是運用聯合國的捐款建造的。教會是社會的一部分,同樣的並非富裕,聖多馬堂卻能以熱誠的關愛動員大眾,互愛、互助、互補、互建。

  聖公會聖多馬堂在一九六五年建成現時的教堂。時移世易,香港社會在轉型,石硤尾社區也在轉型。因此聖多馬堂的服務也持續在調校,務求對應社會與社區。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聯會新會堂巡禮】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