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林邊道1號


2897 期(2020 年 3 月 1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新教人士傳揚天國福音至中華大地,不料亦構成近代華洋激烈磨合的其中一環。福傳中華經過一百年之後,也就是到了上世紀初,教會面對的社會衝突更形白熱化;先後產生了一九零零年的義和團事件,與及二零年代的幾輪「非基運動」。隨後,當教會積極謀求本土化的那個年代,亦同時有一批能夠獨當一面的華人牧者興起來,激發華人信徒羣體日漸壯大,邁向成熟。

  華人信徒羣體在福傳中華大約一百年之後,亦即是距今大約一百年之前,開始奮發興起;「靈糧堂」是很有趣的典型案例。趙世光牧師在上海長大,由於在教會學校就讀而認識天國福音。他讀中學時在監理會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領受水禮,畢業後入讀宣道會的聖經學校,並在宣道會牧會多年,後來由浸信會牧師按立牧銜。在這看似多端繁雜的聯繫中,可見他的信仰和事奉的開端,都建基於「西差會」的淵源。

  在一九三六年,趙世光首次參與「中華國外佈道團」,前往南洋巡迴佈道。這個佈道團於一九二九年成立,由廣西宣道會創設,以華人牧者為主力,因此常被稱為華人教會的第一個海外差會。其實當年宣道會華南區的西差會主席,才是佈道團最關鍵的發起人和策進者;趙世光也是經由他引介,以至由堂會牧職轉來聚焦佈道事奉的。佈道團的事奉強化了趙世光的宣教心志;至一九四二年開始,陸續創設「靈糧堂」及「靈糧世界佈道會」。

  由靈糧堂及靈糧世界佈道會的產生過程,相當典型地反映了華人信徒羣體自強不息的成長階梯。教會羣體初期必然蒙受西差會及西教士的哺育,然而信仰生命成長到一個階段,就需要擺脫臍帶,邁向成熟,成為有自我生命力的事奉羣體。這亦是上世紀二零年代開始,華人教會發展的大潮。

  靈糧堂的事工於一九四九年在香港落腳,「九龍靈糧堂」是第一間成立的堂會,在一九五一年購入現址建堂。現時教堂建築物於一九八零年落成。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