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苦難一起成長


2900 期(2020 年 3 月 22 日)
◎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九九三年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畢業後,姚慧施院牧隨即加入香港浸信會醫院(下稱浸會醫院),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院牧面對不少病人的輕看和詰問:「妳知我有多辛苦嗎?妳大病過嗎?」翌年「答案」找上門來,姚慧施由院牧變身病人,沙士時期又成為癌症病人家屬,就這樣帶着自身歷練與醫院牧關工作一起走過二十五年多,見證兩者的成長和茁壯。

  

  

  用詩篇感動病人

  跟醫院的結緣,來自她讀神學院的第三年,那時在教會實習,一位當護士的姊妹希望她去探望一位病人。病人是因為與丈夫爭吵,竟被對方用通渠水淋向全身致嚴重灼傷,連鼻子也毀了。「我第一個反應是搖頭,我沒有這樣的知識,我的(神學)訓練中沒有教怎樣處理」。耐不住姊妹的懇求,姚慧施最後去醫院探望。

  病人雖然沒有拒絕,不過認為來的人既不是律師也不是醫生,於是不客氣的問「你來做甚麼?你可以幫到我甚麼?」姚慧施那刻着實緊張,但仍跟她說認識一個明白和理解她的人,並讀舊約聖經詩篇二十三篇給她聽,讀到「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病人竟然哭起來,問到底那個人是誰……

  之後姚慧施持續探望半年,直至對方去了美國做植皮手術。這個經驗促使她在神學院最後一年,申請到浸會醫院實習,畢業後決定留在那裏服侍病人。

  從宗教部到院牧部

  姚慧施入職後還要去上一個四百小時的臨床牧關教育訓練(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簡稱CPE。課程源於美國,有別於傳統的神學教育,結合心理學、醫學、精神醫學、社會學、輔導理論與技巧等學科的知識,目的是強化牧關工作。

  她說一九八六年浸會醫院的林樹基院長和陳彥民牧師,專程飛去台灣,邀請馬偕紀念醫院的解英忠牧師來港,解牧師來到即進行改革,將自一九六三年醫院開業以來的宗教部改名為院牧部,認為更加符合醫院創設的目的,就是本着「耶穌基督救世的精神,醫治患者的肉體、精神、靈魂」,院牧部不再只是主力傳福音,還有心靈關懷和危機介入等,切合病人當下的需要;隨即於一九八七年引入CPE課程配合轉變。

  歷練不足 面對考驗

  不過,姚慧施坦言當時還年輕,「人生閱歷不是很多,又沒有甚麼大病」,在醫院工作接觸病人時,確曾面對不少衝擊。試過為一個三歲的孩子做安息禮拜時,也難過得想哭,還詰問自己關於苦難的問題,「雖然神學院有教,不過在醫院實在面對很多病患死亡的處境,覺得自己很多東西都未足夠」。

  那時團隊需要院牧二十四小時候命,即是五時放工後,若收到通知就要立刻返回醫院,「平均每兩個月我要帶着call 機一個星期,心理上整天都是作戰狀態」。

  當院牧變為病人

  工作一年後,一九九四年一天起床突然發覺半邊身不能移動,經醫生檢查,發現七節頸骨中,有三節的軟骨完全磨蝕了,院牧立時變為病人。那時她心情非常沈重,問「為甚麼會是我?」直至看到一套記錄片,講一個天生沒雙手的女子,如何積極地生活,姚慧施相信那是神給她的安慰信息,於是重拾心情,有五個月時間帶着頸箍去探望病人。

  在那兩年多看似漫長的康復過程中,姚慧施說其實這個經歷轉化成她牧養的一個資產,「幫助我更加明白病人的需要,更加有耐性,更加懂得他們的情況」,是支撐她面對困難時的一股力量;後來想起那時她正讀第二期CPE課程,並按課程所需訂立了「怎樣與受苦的病人同行」的目標,最終神成就了,「因為自己也受過苦啊!」

  關顧每個年齡層

  在浸會醫院,院牧是醫院員工,跟很多公營醫院屬義工身分不同,透過醫護人員的轉介而尋找有需要的病人,有時甚至是入院部的同事,看到入院的病人表現驚慌,也會轉介院牧。姚慧施說院牧牧養關懷個案後,會與醫護人員溝通跟進情況。至於腫瘤科的病人,院牧則會聯合相關專科一起商討如何幫助病人;轄下不同的病人互助小組,亦透過講座和分享,協助病人和家屬如何面對重症帶來的心理壓力;並定期為腫瘤病人的家屬設立「家屬加油站」,關心他們在照顧中遇上的難處。

  院牧亦看重臨終關懷,希望陪伴病人度過人生最後階段,若病人最後認識福音相信耶穌,會安排牧師施洗,「甚至與教會合作,為離世者舉行安息禮拜」。

  事實上在醫院裏,有些人的故事在這裏結束,有些人的故事在這裏開始,所以院牧服侍的對象由出生到離開世界,「任何一個年齡層都會在醫院遇上,都會去關懷」。按浸會醫院傳統,每一個新生嬰兒都會送上禮物,裏頭包括打開聖經的第一頁就是嬰孩出生的照片,寫上出生日期,藉此接觸每位母親,向她們分享生命創造的奇妙。

  沙士的雙重衝擊

  工作了十年後,二零零三年本是浸會醫院誌慶成立四十年,卻遇上香港爆發沙士疫情,醫院亦有十多名員工受感染,入住率創新低,姚慧施更面對雙重衝擊,原來她早一年患上癌症的父親於同年六月復發,初時不知事態嚴重,後來做手術時才知已擴散,醫生說情況不樂觀,要有心理準備。

  「我雖然是院牧,但當事情臨到自己爸爸的時候是這麼突然,亦不能即時接受到」。她說全賴上帝的恩典讓爸爸十四天後可出院,並陪伴他走過人生最後的歲月,兩個月後在白普理寧養中心安然離去。這次讓她深深體會作為病人家屬的惶恐、擔憂和難過的心情,回到工作的地方,「我能夠用神所賜的平安去安慰遭遇患難的人」。

  積極發展培育課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只有三名工作人員,到今天院牧部團隊增至十八人,但相比醫院八百六十多張病床,依然有一大距離,所以院牧部亦發展培育課程,除了舉辦臨床牧關教育課程,讓院牧、教牧和神學生在現實的環境中學習外,院牧亦會在浸會醫院的護士學校教授成長課,並會到宿舍與護士學生傾談分享,讓學生能理解關愛的意義和實踐,從而能夠為病人提供全人的照顧;也會訓練平信徒為福音大使,探訪病人和家屬。

  在浸會醫院服侍了超過二十五年,姚慧施不諱言不知道病人幾時會信主,「撒下種子後,幾時會收割不由我們決定」,但深刻體會到生命是如斯脆弱和有限,教她要用心活好每一天,並且學會「珍惜眼前人,放眼在永恆」。

  

  姚慧施 ︳香港浸信會醫院主任院牧

  訪談日期︰2019年4月17日

  訪談學生︰堵淑奇、黃永強 / 香港浸會大學

       劉曜慷、梁椲晞、戴桂楠、劉競文 / 英華書院

  整理及撰寫︰馬少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