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情緣


2927 期(2020 年 9 月 27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日,收到來自台灣的手信。送禮的人十分貼心,知我天天茶不離口,專門挑了兩小盒產自台灣地土的茶,紙盒包裝,文青風格濃濃,好不賞心悅目。

   這是太太的妹妹小麥趁暑假回港時帶來的。小麥在港土生土長,二零一四年考DSE,成績中游,過了大學入學門檻,不過未夠入讀八大。於是,她選擇了另一條升學蹊徑,隻身赴台,修讀公關及廣告。

  現在回想,我們——包括小麥自己——都慶幸做對了決定。然而,家人當時不無顧慮,憂心她的英文開倒車。眾所週知,相比起來,香港人說英語較流利。然而我們又想到,由幼稚園、小學再加中學,香港人其實學了很多年英語,不少學生學來學去依然無甚起色,就算再多大學四年,恐怕亦難有突破吧。學外語需要浸淫在一個語境下,與其英文繼續半桶水,何不走到台灣精通普通話? 

  的確,這是有代價的。有次考考小麥拼寫「生日」一詞的英語,她竟串成「brithday」,聽得在旁的三家姐心裏涼了半截……。

   大家姐待她很好,在DSE那年先後兩次陪妹妹走訪台灣,前一次實地考察當地幾所大學,後一次則在開課前一星期跟她熟悉台南社區。

   年前畢業,小麥很快便在當地電視台覓得一職。我由衷地佩服,換轉是我這個普通話白痴,實在難以想像可在台灣生活。姊姊們亦感欣慰,昨天的妹妹倚賴成性,今天的她懂得照顧自己了。

   此刻,她要挑戰一個五年計畫。台灣當局開出條件,假如留學生畢業五年後的工資,及得上平均工資一倍,即可入紙優才計畫,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當然,還有一個選項可循,只消嫁給當地人就可以了。況且,這條截徑其實已經擺在眼前,妹妹年前在職場,跟位台男邂逅。對方的父母從事芒果生意,擁有一大片芒果園,我們打趣稱她男友為「芒果小王子」。 

  但小麥不願只當公主,寧可單靠個人實力,贏得一個移民資格。一切似乎回不了頭,習慣了台式生活的她,評價香港的節奏太急促了。 

  少小離家,原來就像美國詩人Robert Frost在《未選擇的路》一詩裏提到的「行人稀少的那一條」(the one less traveled by),因放膽選行這一條,往後的路自此不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