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以賽亞書
 再思時代信息


2956 期(2021 年 4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環球聖經公會已於四月九日主辦「舊約聖經今讀:以賽亞書」網上講座,建道神學院聖經研究系副教授高銘謙博士強調,《以賽亞書》分為三個部分,因應不同年代帶來不同的時代信息,亦傳承了以賽亞本人不變的神學與使命。

  高銘謙博士認為,《以賽亞書》並非由一個作者編寫,而是由三位不同作者所著(第一以賽亞、第二以賽亞、第三以賽亞),分別在三個不同時代述說上帝心意,因此《以賽亞書》可分為三個部分。他解釋,以賽亞本人雖經歷四個王的執政年期,但並不代表全本《以賽亞書》由他所著,因不少經文論及的課題橫跨二百多年歷史,許多均為以賽亞死後才發生。

  他以《以賽亞書》四十八章二十節為例,當時屬聖殿被毀、以色列人被擄時代,先知鼓勵人從迦勒底人中逃走,還宣布耶和華救贖日子即將臨到。就歷史場景而言,當時以賽亞本人已死去近一百年,故此段經文應由第二以賽亞撰寫。另外,《以賽亞書》六十四章十至十一節,經文提及錫安變為曠野、耶路撒冷成為廢墟,惟以賽亞本人擔任先知年間,錫安根本未被燒毀;故相信應是第三以賽亞被擄歸回耶路撒冷,欲重建聖殿時看見聖城成了荒場,因此才寫了以上經文。

  由此可見,《以賽亞書》至少由三個不同時代的作者寫成,第一部分為一至三十九章(第一以賽亞撰寫)、第二部分為四十至五十五章(第二以賽亞撰寫)、第三部分為五十六至六十六章(第三以賽亞撰寫)。不過他引述聖經學者研究,強調不應將三個部分切割理解,因《以賽亞書》第六章(以賽亞蒙召之日)包含了許多神學思想元素,主導了第二、三以賽亞的思想。因此即使於三個不同時代成書,整本書卷的神學思想都十分一致,也是全書的一體性所在,可見上帝的道在不同年代也有其適切性。

  反思召命本質 活出末世價值

  高博士表示,第六章的神學思想貫穿整卷《以賽亞書》,當中包括耶和華為至高的神、因祂的崇高及公平公義凸顯其神聖,這些信息均為《以賽亞書》的神學主題。從第六章九至十節看出,以賽亞蒙召後並非一片光明,而是面對一羣心思遲鈍、耳朵不靈、眼睛昏暗的子民,他們或許永遠無法領受先知的信息,以賽亞終其一生也無法看到子民回轉。他藉此提醒信徒,召命的真實單單來自上帝給予的使命,不會被信息有效接收性而影響,就如以賽亞仍要向這些人宣講,可見不是有果效的事工才是上帝心意。因此高博士提醒,人只是上帝長時間計畫中的一塊拼圖,只要將使命傳遞下去,終有一代會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所以信徒只要忠於做大時代中的拼圖便足夠。

  此外,《以賽亞書》另一神學信息為「君王彌賽亞與錫安」,強調將有君王臨到執政掌權,要以真正公平公義管治錫安山,以致萬民流歸這山,帶來真正的和平。他認為,《以賽亞書》帶給信徒的盼望並非前途光明或教會增長,而是在沒有公義下發出的一個盼望,讓人知道身處絕望的環境,才愈看到盼望。宏觀整本《以賽亞書》,他認為是朝向終末的公平公義,惟他強調,如果末世是人生朝向的方向,人自然會在倫理觀活出末世價值,即在生活上實踐公義、不欺壓窮人等好行為,故公平公義不應與終末分割,這也是第三以賽亞的思想及畢生傳揚的信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