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傳道鴨脷洲


3017 期(2022 年 6 月 19 日)
◎ 環迴新界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島被英國佔治的時日,早於新界地區近六十年。那時英國隨即在香港島的北部沿岸建設海港城市;形成至今的港島市區。至於香港島的南部,則由始到今一直維持着郊野狀況;除了原有的少許零散小村,及少量各類零散建設之外,環境仍未有大變。香港島南部跟新界地區具有相近的村郊社會,因此同樣是「下鄉佈道」的對象。本專欄末後兩期附記香港島南部村郊地區的教堂。

  香港最早劃定的城市範圍,華人通稱為「四環九約」,就是由堅尼地城至大坑的沿海地帶;出離這個範圍就是城外的村野。早年城市發展因應海港形勢,重心較傾向於西面。這裏由堅尼地城登越南面的山坳,來到香港島的西南部,有建立三百多年的「薄扶林村」,是香港島最古三條村落之一。1882年政府回應倫敦傳道會、聖公會及巴色會(崇真會) 的聯名要求,撥劃靠近薄扶林村的一片山坡,准予闢建墳場;各宗派隨後協合調適管理。當「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於1915年成立,便承接管辦墳場,是為現時「薄扶林道華人基督教墳場」。

  香港仔及鴨脷洲,在三百多年以前的明末清初年代,已經有「水上人」聚居。他們並非全數以捕魚為生,也很多從事船運的;真正獨特的生涯是以艇為家,漂泊不定。由於水上謀生多有季候節奏,加上居停無定所限,漁民經常自小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亦遑論聽得天國福音。

  在1912年,「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發起福傳漁民事工,並且為此成立專責組織。原來水上人傳統自稱「水面人」,認為被稱「蜑家人」是「街上人」給他們的歧視。也許正是出於尊重福傳對象,新成立的福傳組織參照水上人的慣常自稱,取名「海面傳道會」。當年還邀得道濟會堂,禮賢會堂及聖公會聖士提反堂等堂會,協同管理,推動工作;主要的策略是籌設多艘福音船,巡航於各主要漁村。海面傳道會初期除了佈道,更陸續提供多項社會服務,包括義學及醫療。

  海面傳道會的服侍曾廣及香港仔、赤柱、蒲台、青龍頭。為了更佳的義學環境,海面傳道會在1920年開始「上岸」,在鴨脷洲設點;此後鴨脷洲一直成為發展核心。由1924年起的十多年,海面傳道會的事工託管於華人基督教聯會接辦;待至1936年羣體成熟獨立,正式成立「中華基督教海面傳道會」。隨後獲批地於鴨脷洲現址建造教堂,1939年初建教堂落成。現時教堂於1987年重建落成,教會全名是「基督教海面傳道會禮拜堂」。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