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 很可惜,我們沒有在中國或本地仔細又最新的統計數字,若憑眼所見,相信下列三個現象是能廣為人認同的:1.中國吸煙人的年紀下降,今天中國大陸市鎮,未成年的吸煙者隨處可見;2.現代城市如香港及台灣,女煙民有上升趨勢;3.港台的中學生煙民的數字亦有上升趨勢。 但一個仔細的數字有助我們更了解吸煙潮流的發展,和造成的影響。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研究報告,一九六五至一九九○年間,美國成年人(18歲及以上)吸煙人數下降百分之四十,但一九九○至九五年間,數字沒有變動。而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五年:白種男成年人吸煙人數從百分之三十四下降至七百分之二十六,而黑種男成年人則由百分之四十一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九。 -對女人來說,白種成年人由百分之三十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四,黑種成年人則由百分之三十二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三。 -整體香煙消耗量仍持續下降(參下題),每人年均消耗量由一九六三的四千三百四十五,到一九九七年的二千四百二十三。 自一九九一到一九九七年,中學生煙民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二,美黑人中學生增加了百分之八十,西班牙裔增百分之三十四;白種學生增百分之二十八。美國中學生,男的有近一半是煙民(百分之四十八點二),女的也超過三分一(百分之三十六)。 (廿二) 美國煙草公司看見國內吸煙人數下降,他們發動最龐大的廣告機器向國外開拓市場,特別是第三世界最為其重視。美國農業部一九九八年的「香煙報告」顯示: -美國香煙出口數字,從一九八六年的二十一億到一九九七年的四十九億。一九九五年曾去到五十九億。 -單輸往日本就由一九八五年的六十五億到九七年的六十七億七千萬支。 -輸往前蘇聯者則由一九九一年的四十六億到九七年的一百四十九億。 香煙應是美國僅次於武器的外銷殺人工具。 (廿三) 曾有一段時間,市場流行一個謊言,認為吸煙致癌的元兇在乎香煙外層的紙,故以為沒有紙的雪茄會較安全。現科學家的研究證實此是錯誤的。根據美國國家癌病研究所一九九八年的論文指出: -在香煙發現的致癌物,絕大多數可從雪茄中找到。 -常吸雪茄者會引致的癌病有:肺癌、口腔癌、食道癌、喉癌,也很有可能跟胰臟癌有關。 -與吸香煙者相同的是,吸雪茄者與非吸煙人士比較,他們死於喉癌、口腔癌、食道癌的可能性高四到十倍。 為何近年吸雪茄的人數有上升趨勢?這趨勢可有危險的訊號? 無論是美國、香港、台灣,甚至是大陸,吸雪茄被人認為是財富、地位與享受人生的標記,因此昔日民間粵曲的「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晒要認經理」的心態是普世性的。八十年代美國經濟低迷,雪茄銷路不佳,自經濟走出谷底,《時代雜誌》及時的報道就是高級餐廳人用餐後吸雪茄的男士臉上那種自得其樂的表情。而自一九九三至一九九七年,美國人吸大和小雪茄的數量上升了百分之六十八,到了一九九七年,其銷量已突破五十一億。這種增勢預計會持續一段時間。按統計: -自一九九○年至九六年,成年男士,特別是具大學學位的男士(18-24歲),偶吸一支雪茄的人數大量增加。 -過去三十天(1997年)曾吸過一支雪茄者,中學生佔百分之二十二,成年男人百分之三十一點二。 讀九至十二班美國中學生,曾用過其他香煙產品者(包括嚼煙草,無煙香煙),他們最可能至終吸上雪茄。吸香煙者,男士有四分三,女士有三分一報告說過去一年曾吸過雪茄;反過來說,非煙民,而過去一年內曾吸雪茄的九至十二班學生,男的佔百分之二十,女有百分之七點八。 雪茄之可以突然流行起來,除了上述經濟改善的原因外,報刊常報道社會名人、明星在公開場合吸雪茄,加上娛樂場所如卡拉OK、夜總會及高級食肆的推動,亦為主要的推動力,很奇怪,美國國會在一九八四年並沒有要求雪茄商在他們的產品貼上健康警告字句,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港台立法局及衛生署就不敢造次,這是跟現代的科學研究結果及公民之健康意識相違的。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