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言是過了時的了,可是街頭巷尾還見到不少褪了色、斑斑駁駁或大或小的海報,這都是區議員選舉的宣傳品。選舉日是一一、二八,早已是塵埃落定,當選的在彈冠相慶,袍笏登場,名落孫山的也偃旗息鼓,休養將息,待下一回東山再起。這是玩不完的一齣悲喜劇,正好是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
真教人們惋惜的,這些原是為民請命、造福人羣的代表或準代表,自己首先違法。事後未好好的清理,橫七豎八的擱在街頭,有些還高舉環保做宣傳自己的所謂政綱,這簡直是在狠狠地摑自己的嘴巴,落選才是正理。
似乎是共同的看法,大家都認定了自己是個諍諍之士,宣傳字句或有不同,但都說自己「敢言」,頗有一士諤諤之慨。
兩年來也真實看到(螢幕上)和聽到不少敢言之士,倒像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境地,甚至像潑婦罵街的胡鬧。這樣的敢言,只有他(她)們一夥才「敢」,這樣的敢言,不言也罷。
人生真像是個舞台,那當然要有演員,也有觀眾。文戲是鬥智,武戲在鬥力,怎樣才能夠湊成一齣戲,角式一定有對立。這才可以從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找出劇情,有漢賊不兩立的忠奸,有強弱的對比,辯將起來儘是情詞各執,論文不成要動武。一部廿五史(?)改朝換代,成為歷史可不輕鬆,也不知死了多少人,生靈塗炭,其中不少是因言起禍的,「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興不見其多,喪的可不少。
不少所謂敢言,真是嘩眾取寵,有些更是擇惡固執。未開言、先亮架,一副戰鬥格,不是高知灼見,而是一廂情願的謬論,敢言倒不如慎言好,不然的話,一言不合......
理從是處讓三分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
澳門經過葡萄牙統治四百六十多年後,今晚凌晨時分將回歸中國,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