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榮於「頭條新聞」借塔利班政權暗喻董建華政權,於阿董強烈回應後,成為一時話題。不少報刊均有所謂新聞解構的文章,大都說阿董今次一改以往低調淡化作風,除了向運用公帑的港台加壓外,更重要是為展現強勢領導,行出第一步。
阿董的表現如何,相信年來幾乎每日都有評論觸及,而各人心中自有一份成績表,小弟無意在此深究。但大部分評論也指這些嘻笑怒罵的表達方式,能有效渲泄社會的怨氣,叫阿董不必介意,帶點「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意味。
嘻笑怒罵的表達,運用政治漫畫最適合不過,近年,各大報章都大篇幅採用,因為這可減少文字,也為版面帶來生氣。但那些漫畫家相信也會遇到記者的難題:「無新聞發生,如何呢?」,記者於無注目新聞下,也「被迫」要「小事化大」,而漫畫家相信也要較牽強的將事件串連一起。
據我觀察,近日單是阿松一句「不會開倉派米,會教你們如何捉魚」,至少衍生出大大小小超過過百幅漫畫,難免有一些相當「低趣味」,當然那些漫畫家會話「都係搵啖飯食睹,使唔使咁呀!」誠然,漫畫並非殿堂的文化主流,絕對不宜「正經」,但我相信態度「持平」,仍是需要的。
最近對一幅漫畫較深刻,大意是恐怖分子對阿董說:「你仲叻過我啦,你一手推倒香港樓市」,但其實這是事實嗎?小弟有時也會與地產代理飯局,每次他們也會咬牙切齒,炮轟政府為何不全面放寬七成按揭上限,並舊事重提「八萬五」令他們陷於水深火熱。
其實,阿董於九七年十月拋出「八萬五」後 ,樓價仍持續上升至少一季,及後樓價急挫,雖然有部分原因是此政策一出,令到買家觀望,而發展商也不敢高價投地,連鎖反應,令樓市冷卻,但歸根結柢,經濟泡沬爆破是主因,之前是炒風,導致不理性亢奮。阿董頂多只是「幫兇」(或說其運滯)。當然,數年後他突然在一電視訪問中表示,該政策早已不存在,公關技巧明顯有失誤,但我們也不能上綱上線。
申命記中廿五章十五至十六節,摩西重申耶和華的吩咐:「當用對準公平的法碼,公平的升斗,這樣,在耶和華你神所賜的地上,你的日子就可以長久。因為行非義之事的人,都是耶和華你神所憎惡的。」,「非義」就是不公平的意思,以上經文願與行家共勉。
森斯(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晴美(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