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我們所信的福音是否太小?


1879 期(2000 年 8 月 27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我們所信的福音是否太小?」這是巴刻博士(Dr. Packer)在「阿姆斯特丹2000」全球福音會議向與會 一萬一千二百多位佈道者所發出的挑戰。

  筆者有幸參與是次大會,期間不同聚會講員不約而同指出佈道的信息、信差與傳播技巧同樣重要。全球福音派面對的危機就是福音市場化帶來不少信眾,人數或是多了,但深度卻失去了。大會講員之一,司徒德牧師挑戰:「現今教會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回復本於聖經的宣講。」另一位講員撒迦利亞牧師(Ravi Zacharias) 指出現今佈道者面對五方面的趨勢:無神論、東方玄學、視像的主宰、青年文化的主導與文化的失落,教會的出路仍是忠心宣講神的話語。我們須要回復語言本身的美麗與能力,而信仰羣體的敬拜正是向世人見證我們所信的。另一位講員,坎特伯里大主教加里(George Carey) 更提出兩個問題:究竟現今世代需要一位怎樣的救主 ? 怎樣的教會帶出這位救主 ? 筆者看本港教會對首個問題有明確答案,但我們不曾思考與實踐第二個問題。難怪我們福音工作仍是如斯不濟 !

  進入新禧年,我們要創意地採用新科技、新方法傳播福音,但我們亦須留意「媒體本身就是信息」。假若我們本末倒置,主次不分,迷信方法或科技,不注重福音內容的完整與豐富,只傳講浮淺的福音,將帶來教會災難 ! 假若我們以為福音失卻吸引力在於表達方式,而不是佈道信息內容的貧乏,於是我們為求迎合口味而傳「歡樂式」福音,而毋須人認罪悔改,這正因為我們所信的福音太小 ! 假若我們注重的是入座率或決志人數,不肯挑戰受眾的心思,於是教會吸納的多是不知為何要信的,當他/她們發現教會羣體講的「天下無敵」,活着的福音卻是「軟弱無力」,從而教會有入有出,這同樣是佈道的失敗!何時我們分割佈道與教會羣體,我們為福音所做的一切必是徒然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副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