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津兒的學校中有分參與家園協作工作,因此也結識了不少家長。雖然所負責的協作工作大部分是校務、校訊等,但開會時,一群家長圍坐下來,除了會議,還有不少另類議程。然而,歸納起來,總少不了的是:「有甚麼有效的處理方法?」
好一句「有甚麼有效的處理方法。」
孩子不願上學!「有甚麼有效的處理方法?」
孩子說髒話!「有甚麼有效的處理方法?」
孩子不願分享、孩子不肯......孩子不想......孩子不......
驟眼看來,家長的孩子,甚至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有問題,都是需要有待「處理」的問題。就好比電腦當機、廚房污漬油煙等事情,我們要找出一個「有效的處理方法」。
有些標榜親子,其實應是家長閱讀(Parenting)的書,書名大部分總有「如何」(How to)等字眼或詞彙,美其名便是「輔導或教導家長」,實質是「提供有效的處理方法,解決家長在育兒上所遇到的難題。」我甚至見過一本書用上了「馴服,(Tame)」這個簡直不能接受的字,孩子是野獸難馴嗎?
孩子是一個人,一個與父母有幾分相近但其實是與別不同的獨立個體,他也會鬧情緒不願上學或吃飯,也會無知而不能明辨是非黑白,說髒話很可能只是出於好奇或模仿。作為一個年幼的人,孩子需要的是帶領,去經歷這多采歷奇的人生,而不是一個又一個「有待處理的問題」!
可能家長急須「處理的問題」是如何作個真正的家長,找出一個「有效處理」自己的方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