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聞工作者刻意製造「奇情版新聞」,而非如實報道新聞,惹來社會輿論嘩然。作為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不久之前,曾被國家領導人訓斥工作表現太幼嫩 ; 此際監察傳媒操守的新聞工作者,亦因利益所在與角色衝突下而要避嫌。
有關專業人員的操守問題,非限於新聞工作者,如稅務局高官刻意欺騙政府房津、教師非禮學生、醫生售賣「丸仔」、甚至近期有立法會議員涉嫌醉酒駕駛等。也許是時候,我們再思專業人員的操守 !
回望歷史,專業(profession)原指向「連繫於某種信仰實踐的公開宣告」,初期指涉的是被按立的聖職人員,還包括律師與醫生等行業。其後,不斷有不同行業的員工組成團體,自訂有關規則,在社會內爭取其專業地位的認受性。專業人員在社會內享有一定的名望與地位 ; 經過若干年日後,紛紛湧現所謂「專業人員」(professionals),於是專業失卻了原先在道德上的嚴謹要求,反而偏重於該行業的特殊知識與技能。難怪現今多元化社會內,甚至乎有人看「妓女」或「男妓」為「性工作者」,儼然以「專業人員」自稱 ! 當「專業」等同有關行業的技術之時,專業泛濫就成為小圈子爭取本身權益的遊戲規則,完全失卻其對公眾承擔的道義責任。
James Glasse 理解專業包括五方面 : 教育程度、專業資格、服務委身、受眾問責與團體關係。可惜的是現今專業化的危機,不同專業團體看本身團體利益重要過社會整體,對公眾人士的問責欠奉,更難高調地倡議對大眾人士的委身 ? 牧職原是專業之一,但身為教牧的我們須留意 : 有否為求專業化而偏重本身教育程度與專業資格,卻丟棄了由召命而來的委身 ? 有否向所屬宗派與堂會開放與問責 ? 當專業只求個人的榮辱,遺失了對公眾的負責任表現,所謂「專業人員」不要也罷 ! 筆者喜愛定義「專業人員」為一位關懷公眾的人士,他(或她)在公眾取得發言權與聆聽權,非因欽點的地位,乃因熱愛社會而有的崇高聲譽 !
願更多基督徒專業人員在其領域內公開宣告其對社會的委身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副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