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兒子要考小學四年級上學期的期終試,碰巧我連績兩個晚上也有會議,惟有取了一個上午、一個下午的假期,在家稍盡父親的責任-陪著孩子溫習,準備中文、英文、數學與常識這幾科要考的重點科目,由於考試範圍也十分廣,「臨急抱佛腳」式的溫習自然不會起到甚麼大效用,主要仍是靠平日的「基本功」。當兒子把要考的範圍都溫過了一遍,時間卻仍多著,惟有叫他多溫兩遍,他卻已經不耐煩起來了。加上患了感冒,吃過藥後容易疲倦,兒子嚷著要睡午覺。我幾經辛苦才擠了一個下午陪他溫習,他都拿來睡覺,我當然不願意。苦纏了一段時間,吵了一段時間,哭了一段時間,終於也得讓他去睡。
晚上會議完畢,回家後兒子仍未入睡。可能是他睡過午覺,把平日的生活節奏打亂了。當我們兩夫婦都累得要命時,他仍然精神奕奕。結果我們二人一起宣布投降,留下兒子獨個兒繼續努力溫習。
午夜醒來,兒子房間的燈仍亮著,於是到他那兒看個究竟。他仍未睡,拿著書在讀,還遞給我一張紙條,上書「給爸媽的信」。打開紙條細看,共有五個等待我們回答的問題:
1.怎樣才能好像看漫畫一樣把課文記在腦中?
2.為甚麼我溫習了這麼久還很精神?
3.有沒有一種書能使我溫習中覺得很有趣?
4.你們可不可以教我一些有關科學的問題?
5.科學與化學有甚麼關係?
看完紙條,我已忍不住自己的淚水了。我一方面高興兒子的聰慧,會問這些問題,句子也寫得十分完整、流暢,一個錯別字也沒有,另一方面,我卻為自己成了壓迫兒子學習制度的一部分而內咎。為甚麼學習不可以有趣味一些呢?
兒子的考試終於也完結了,學校每天也提早放學,直至農曆年假來臨。在家閒來無事,他已看完四卷本的《倚天屠龍記》的第一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