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所事奉的教會,早於一九八一年的年議會中通過,不向政府獎券基金及賽馬會申請助款,其理由是「堅決反對賭博」、反對「馬會以其少部分收入撥作慈善及社會服務工作,意圖掩飾其賭博之本質,掩人耳目,混淆視聽」、「申請使用馬會之款項,無形中默許馬會之掩飾手法,隱蔽其賭博本質。」
差不多二十年前提出來討論,已引起不少爭議。二十年裏,仍不斷聽見有聲音反對當年之決定。提出來的理由,有些是神學倫理的討論,有些是現實的問題。有人指出「錢」是中性的,何不用作慈惠之用?你不用,別人也會使用。我們不用,都不能推倒人賭博之心。若能善用這些從賭博而來的「錢」,更可有救贖的意義。對於服務機構的同工來說,不少接受獎券及賽馬基金的機構均能善用這些「錢」來改善機構的設備,舉辦有益身心的活動。不接納這些「錢」,對他們所提供的服務素質實有巨大的影響。
蔡弟兄呼籲富有信徒成立基金,補助福利機構,因而不用再依賴由賭博而來的慈善撥款。這本是美事。蔡弟兄之意見並不是一項新提議。過去也有人曾作出這樣的建議,可惜事與願違。蔡弟兄提議請富有信徒成立基金,為甚麼不呼籲所有信徒也作出捐獻?筆者相信其中原因,就是要補助教會所辦理的福利機構,所需金錢也不少。筆者更難相信有很多富有信徒看見這需要!也有不少信徒認為教會的主要任務是傳福音,牧養信徒,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信徒更不願教會花上人力物力去資助這些機構。筆者曾在一次辯論教會應否辦學的會議中,聽到有信徒反對辦學,其理由是花上一千萬元辦學(這是要辦理一所中學的設備經費),教會可以用這些款項辦百多個、千多個佈道會,決志的人可能比學生還多!
筆者非常支持弟兄的呼籲,只是若要事情成就,相信仍要花上很多討論,教會看宣教是甚麼?傳福音與服務社會兩者,孰重孰輕?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