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下無新事


1909 期(2001 年 3 月 25 日)
◎ 心靈照相機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研究兒童身心發展和教育的專家......相信平實無奇的玩具如布娃娃、積木和火車等,可以刺激小朋友天馬行空的聯想力,甚至創作出千變萬化的玩法和故事,大大有助啟發他們的創造力。」
《明報》19.3.2001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幾千年前傳道者的智慧的確不簡單。這求新鮮和時麾的人,如果不是太過善忘的話,應該會發現許多所謂新的東西新的觀點,說穿了其實都是舊的翻版,所以他們的「貪新忘舊」有時也只是一個笑話。

  所謂「專家」之言;許多時間也是在舊東西中翻翻炒炒,搞作幾個新名詞來包裝一下,「舊酒新瓶」而已。美國的兒童心理專家,可以說是這個玩意兒的老手。七、八十年代推出一大堆「益智玩具」,玩具生產商也配合得天衣無縫,抬高價錢待價而沽,賺得盤滿缽滿。踏進廿一世紀,又來一記腦筋急轉彎,說太過花巧和複雜的玩具反而會扼殺兒童的思考空間,一些預設了角色和場景的玩具積本又窒息了孩子的創意,反為是最平實最簡單的玩具,才是兒童成長的良伴。

  如果家長一味相信「專家」,大概會懊惱現時家中存放的玩具大部分都不及格,但那些「平實簡單」的玩具又早已拋掉,市場又沒有那麼多現貨供應,可謂頭痛極了。盡信書不如無書,專家之言也是一樣。

  教會也流行專家,甚麼復興專家、增長專家、更新專家。幾百元一本書,幾千元一個研究會、工作坊,彷彿千里迢迢去尋找靈丹妙藥,教會方可起死回生。一次無意聽一位年事已高的長牧,分享他在六、七十年代在荃灣某地區教會的事奉,如何在短短十年內建立起一所結合了宣教和社會服務的堂會,又同時照顧到區內失學的「邊緣青少年」。我驚詫這位牧者,一身揉合了激勵、動員、創意、更新、目標為本、分工、尋道者敏銳(Seeker Sensitive)等等「摩登」元素。聽他一席話,勝讀十本書。又是一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