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童波特魅力無邊(下)


1924 期(2001 年 7 月 8 日)
◎ 文林 ◎ 鄭譚佩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四冊《哈利波特》,若只作一次介紹當然不夠。事實上當我看過這四冊故事之後,我想若我也是十來歲的少年人,整天活在讀書、考試,無聊又無所事事的都市生活裡,真的渴想自己也可變成Harry,又或者是他的好友Rron或Hermione,因為他們能遇上可傾心吐意,並且真誠信任(trust)他們的良師,巫師學校的校長Dumbledore。

  Harry和普通的少年人一樣,在巫師學校就讀,雖然學科較人類世界(書中稱之為Muggle)當然有趣;何況Harry有十年Muggle world生活體驗,當然知道箇中不同。然而,巫師學校裡也有叫人昏睡的History,那當然是巫師世界的歷史,亦有使人憎厭的壞鬼老師Snape,叫人作嘔的「沙塵大少」Malfoy和他的「跟班」Crabbe和Goyle,這和現實生活其實沒大分別,真正使少年人嚮往的是能碰上校長Dumbledore。

  Dumbledore出場不多,但每有驚喜。每次開學典禮例不作冗長無聊的訓斥或說教,雖然他已是一個留有長鬚的銀髮老巫師。而且,他極之信任他人。他不僅信任曾投靠Lord Voldemort但已改邪歸正的Snape。給他在巫師學校一席教席,而且他更加信任他的學生Harry,Ron及Hermione。Dumbledore絕非無知的、天真的信任他們,而是對一個屢屢闖禍,在校違規的Harry(即使他的雙親是如何偉大,即使他自身如何戲劇地使Voldemort喪失巫力,甚至幾瀕死地而使Harry Potter成為巫師世界的名人),Dumbledore仍然真誠地信任Harry,仍然給予他機會。這些不僅是改過的機會,更是自省、成長的機會。Dumbledore成為那種永遠有希望、機會的象徵,這教我想起主耶穌和基督信仰,只可惜我們的教會卻不能活出這樣的氣質,但這是另一話題了。

  返回Harry Potter,他的唯一親人,就是他極之討厭的Muggle姨丈Dursley一家三口。Dursley一家代表了那些固執守舊兼且呆滯的人。他們以自己看法為真理,不願接受別人,也不願改變,所以怕事膽小成為他們的標記,也成為書中和Dumbledore形成強烈對比的人物。

  若要數書中我最喜愛的人物,我會選Dumbledore,但另一個人物也叫我喜愛的,就是Hermione。這個來自muggle的女孩,沒有巫師血統,卻因喜愛巫師世界而毅然投讀巫師學校,她那勇毅,真的值得佩服。當然,她喜愛閱讀、求知慾極強,以及熱愛思考的性格,更叫我喜歡他。

  Harry Potter這四冊故事書。不單止讓我享受,我更發覺原來自己童心未泯,這或許是讀罷此書的最大收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