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晚上,我奉命(上司之命)並且慕名踏上泰澤之旅;心中帶著期盼,盤算著究竟神會否給我甚麼驚喜、送我甚麼禮物?
我在泰澤逗留了一個星期,深深被她所盛載的真善美吸引,使我心悅神馳。真善美、信愛望,多麼令人嚮往的領域!可是,在這個充斥著困苦、險惡的人世間中,這些往往只落為空洞的言詞、飄渺的理想。感謝神,透過泰澤的聚會及修士們的生命見證,祂讓我瞥見人如何按著祂的教導而活出信愛望,彰顯祂的真善美!
究竟泰澤有何獨特之處,可以彰顯神的真善美?秀麗的鄉郊美景,簡樸的起居飲食,發人深省的聖經學習,與各國尋道者的交流,每天三次的禱告聚會、數千人一起靜默、禱告、詠唱的感染力,那些崇敬的眼神與面容(更令我驚歎的是竟然來自十多廿歲的年輕人!),還有那百多位以羅哲弟兄為首的泰澤修士。這一切都觸動我的心靈,引導我更深體會人對神的崇敬,神對人的慈憐;人與神之間的共融,人與人之間的友愛。
我十分敬仰泰澤團體的創辦人羅哲弟兄。他身體力行,以謙卑的態度、慈悲的心腸,致力推動人神的共融、人世間的和平、友愛。我深信泰澤所作的正是神的心意,也是人深心處的渴求。否則,泰澤的聚會又怎能在過去五十年來,都連綿不斷地吸引了數以千萬的朝聖者?一九七四年,羅哲弟兄在倫敦獲頒敦普雷頓獎(The Templeton Prize),而德蘭修女則於前一年獲頒同一獎項。同年,他又獲頒德國和平獎。一九八八年,羅哲弟兄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和平教育獎;一九八九年,更因他對歐洲建設的特殊貢獻,而獲得「國際卡斯普雷」獎(Karlspreis)。羅哲弟兄的工作能夠得到這許多的肯定,是因為他確實為眾人帶來了祝福。感謝神也藉著泰澤的聖工使我蒙福。
不論在個人或事工方面,泰澤的經驗均讓我裨益良多。她更新我與神的關係,策勵我對信愛望的持守、對真善美的尋求,也使我的身心靈重新得力。事工方面,她給予我多方面的啟迪,包括:退修、禱告、崇拜、禮儀、青少年工作......我心裡想,如何將泰澤的聚會及精神在香港本色化?如何使得香港的尋道者也得著激勵,活出信望愛?使他們經驗並彰顯神的真善美?願主施恩憐憫。
黃佩芳(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靈修指導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