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發白日夢,白日裡造夢的人,十居其九都是掉七漏八的冒失鬼。小時候,鉛筆、橡皮膠、甚至書本,不知道遺失過多少次,捱過了多少次籐條家法。家母一再搖頭嘆息:「幸好腦袋除不下來,要不然,恐怕遲早也會給你這失魂魚掉落在甚麼地方。」
長大後,手帕、雨傘、外套、錢包、身分證也曾經遺失多次。再沒有母親在背後為自己「執手尾」。冒失引來的大小苦果都得自己承受了。冒失的人,為了心理平衡一點,有時候,要有少許解嘲(或曰自我安慰)的能力,我常掛在口邊的話:「身外物,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哈哈一番,又見天朗氣清。
可是,有一樣身外物,這十年,幾乎每天帶在身邊,珍之重之,未敢失掉過。十多本大小不一的記事簿,每年一本,現在還是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桌的抽屜,這些其貌不揚的記事簿並不昂貴,事實上,大部分都是甚麼銀行或機構年終酬賓的免費贈品,它們之於我卻是十分珍貴。
「失魂魚」對於甚麼會議、約會的時間地點,總是左耳入右耳出,一定要立即記錄下來,否則後果堪虞。計畫、作業、文稿等的死線,更要在日期上加上紅線,自我督促一番。(雖然並非時常奏效,請編輯見諒!)
記事簿內還有不少,經意或不經意的文字塗鴉,有時候,發白日夢時靈光一現,轉瞬即逝,要不立即捕捉下來,很快又給纏人的俗務淹沒了。當然,還有開悶會時,不能吭聲,不能抗議,於是斷斷續續寫下腦袋開小差的自說自話,自得其樂,甚是有趣!
在快要更新記事簿的時候,翻閱舊的紀事冊,叫人感觸良多!一本本平凡的冊子,紀錄一個又一個平凡日子,點點滴滴,細細碎碎;卻是那麼珍貴和實在,容讓我在生活與夢想之間築造一道橋樑,使兩者,一分一毫,逐步靠近,縱然兩者相距十萬八千里,那又有何相干?愛造夢的人從不怕路遙!
(email:howyeehk@yahoo.com.hk)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