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碑刻是有很悠長的歷史,碑石的鐫刻,固然要有刻石的工匠,這些工匠其後演變成為碑刻專家,但在刻碑之前要有碑文的撰寫。所謂碑文撰寫一方面是有碑文寫稿人;另一方面亦要有書寫的人。因為碑文鐫刻目的是希望傳流萬世,書寫的工夫特別講究,所以許多碑文都請一些著名的書法家書寫,然後交工匠鐫刻。由於書法家字體的秀麗和脫俗,往往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可是從原碑搨摹下來的拓本面積甚大,不易收藏,更難學習書法。為此之故,古代文人便將原碑文拓本剪貼下來,按文章次序排列,編為帖本,以供書法學習,有稱為法帖,亦即我們常說的字帖。
自景教碑文出現之後,為學人和書法家樂於搜尋的文物,故此有人將景教碑文拓本剪貼成為「帖本」。而數百年來的教碑帖本流傳亦頗廣泛,為私家收藏的珍品。因為帖本的印制和販賣,古舊的帖本和現有的帖本都是有極大的差別。即如舊帖本(上圖)有叙利亞文,碑文石碑破舊,已有磨損。而新印帖本(下圖)無敍利亞文,似是清晰秀麗,但顯出石碑已經修補,筆法與原碑文已有出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城市脈搏】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